这年头,深圳楼市越来越有意思。开飞机的、修地铁的、做激光的、卖医疗器械的,都在卖房子。
深圳地铁
以地养铁,深圳地铁或成深圳最大开发商
在深实力:已获7个地铁上盖物业项目,建筑面积330万平方米,一两年内可建筑面积将达700万平方米,首个项目山海津已卖完一半。
向港铁学习“以地养铁”模式,并充分利用自身政策优势,深圳地铁集团近几年积累了蛇口、深大、塘朗、前海等一批地铁沿线的优质地块,准备陆续开发。地铁集团物业开发总部营销总监董向阳去年底告诉记者,该集团已经获取7个地铁物业,建筑面积达330万平方米,预计接下来的一两年内还要获取包括关外6号线在内的一些项目,可建筑面积将接近700万平方米,“(深圳地铁集团)未来可能会成为深圳本土市场最大的地产开发商之一”。
除了已经面市的山海津外,地铁集团正在建设的还有如深大站上盖的综合体“深圳地铁科技大厦”、车公庙枢纽NE O大厦对面的50余层超高层等。今年底明年初还将有前海车辆段上盖项目动工,该项目从规划初期就已经整体考虑选址,在设计阶段有所预留,是土地二次集约利用的成果。
目前,前海、横岗两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精装修及配套设施正在逐渐完善,蛇口西、塘朗保障性住房项目也在建设当中。消息显示,今年深圳地铁集团开发的前海地铁上盖物业龙海家园和东门老街站上方的地铁远为大厦都将入市。
大族集团
主业做激光的大族集团曝出8个旧改项目
在深实力:已获8个旧改项目,可建筑面积超过350万平方米,首个项目大族河山近期开售。
一家主业做激光的深圳本土企业突然在深圳冒出8个旧改项目,记者独家获悉,即将要卖龙岗大族河山项目的大族控股集团,现在布吉、坂田、坪山、观澜、南山等地都有土地储备,粗略统计可建筑面积超过350万平方米(因部分项目实施主体尚未公示,不便公布)。总建面超百万平方米的大族河山面市在即,40万平方米的大族云峰年内也要启动。
大族集团最早“触地”始于2009年,做商业地产和产业园为主。2009年9月17日,大族激光投资500万成立全资子公司大族物业,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及投资、物业管理、自有物业租赁。但发展至今,大族集团旗下地产业务已有上百亿的资产规模,多数为写字楼、商业等持有物业。
“现在我们在地产的营收是比上市的激光还要高的。”大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而记者查询大族激光2013年半年报,显示其半年里营业收入20 .6517亿元,净利润约2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大族集团是上市公司大族激光的控股母公司,于1996年在深圳创建,是以高科技为主,涉及激光制造、创业投资、医疗设备、数控科技、新能源科技等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拥有200多项国际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和专有技术。
其中,大族环球曾是大族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大族激光的关联企业,也是大族集团房地产业务的主要运作平台。在深圳,已经形成以大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名义进行项目主体申报,全资项目公司运作的方式。而大族河山的开发主体大族基业则为大族地产参股的房地产运营平台。据了解,大族地产目前拥有22家控股及参股子公司,已形成住宅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酒店经营、高尔夫、旅游度假、运动休闲以及养老等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开发模式,业务涉及商品住宅开发、商用物业开发。
迄今为止,大族地产已进入北京、上海、南京、太原、沈阳、厦门、东莞、海南等省市,房地产开发总面积超过350万平方米。在住宅开发方面,涵盖中高端洋房、公寓、别墅多种物业形态;在商业物业方面,包括写字楼、体验式购物中心、超五星级酒店等。在售项目有沈阳大族半山湖和厦门大族泉天下。
恒大恒大控股建设集团和国香地产曲线入深
在深实力:现已明确的土地储备300多万平方米,首个项目恒大(专题阅读)国香山进入主力销售期。
去年底,恒大开了在深圳楼市的第一盘。随着恒大地产控股国香地产,原国香地产旗下的所有旧改项目均被恒大地产所收购,分布在沙湾、布吉吉厦、葵涌、南山等片区,拥有的土地储备量增加300万-400万平方米,其中就包括现恒大国香香山项目。多年来的“二、三线城市”发展路线形成了恒大作为品牌房企的特色,但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在2012年年底,恒大地产提出,三、四线城市营运环境比较困难,未来将逐步加大一、二线城市的买地及销售比重。
其实,早在2011年恒大地产就以16.64亿元竞得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1%的股权,标志着恒大地产正式进驻深圳。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建设集团大厦50%的所有权和蔡屋围项目50%的所有权以及宝珠花园商场、八卦岭工业区厂房、建设集团大厦、中深国际大厦、中深花园等有待参与深圳城市更新的片区项目,但这些项目都未进入实质开发阶段。
恒大国香山是恒大在深圳首个入市项目,而控股国香地产,意味着恒大在深圳的土地储备大幅增加,也意味着深耕深圳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据了解,成立恒大地产深圳国香公司,恒大地产以大股东方式控股国香地产,除国香山项目外,南山旧改项目已同时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海航地产
头号“地主”身份昙花一现,海航首作即将开售
在深实力:一度拥有687万平方米旧改项目,现余80多万平方米,已在开发的仅海航城,今年进入主力销售期。
2011年11月,龙岗南联港台项目(海航城)奠基,海航地产宣布入深,记者独家调查其在深已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5个旧改项目,合计可建筑面积687万平方米,一举超过招商、华润、佳兆业等深圳大地主当时可公布的土地储备量,一鸣惊人成为深圳最大地主。
但两年过去后,记者近日得知,海航地产曾计划在过去两年内全部启动的5个项目,至今已有三个(新天地项目、坂田村项目、吉祥广场项目)转卖他人,目前在建的仅有60万总建面的海航城,而一度被海航地产定位为开拓深圳市场首盘的25万建面金稻田旧改却因陷于与布吉股份有限公司的纠纷而停滞。
海航2008年开始进入房地产领域,深圳海航地产董事长将进军房地产的原因解释为集团业务多元化战略布局之一。“在天津的中国集项目,我们已经开始尝试将航空的服务对接到物业服务中,这一模式如果成熟,会在深圳等地推广。”陈雪松说,海航还是看好深圳市场,但旧改难以推进,未来希望能通过协议出让拿些短平快的项目做。公开资料显示,在2009年初,海航地产还只是仅有4.03亿元的小公司,但截至2013年12月这一数据已经达到489亿元。不过,相比海航集团3600亿的总资产规模,地产还只是一小块。
远洋地产
首个京派房企入深,远洋称后续还有项目
在深实力: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远洋新干线在售,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在深)还会有项目。”
为远洋地产在深圳打响“头炮”的“远洋新干线”二期在去年已经开盘销售。南都记者了解到,除此项目外,远洋地产在深圳尚无新增的土地储备。以大型央企中远集团为第二大股东的远洋地产,在全国房企综合实力排行榜上靠前,其拥有的土地和资金实力仍不容小觑。2013年,远洋地产实现营业额人民币311亿元,同比上升9%。
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在上周的年报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土储结构”。今年以来远洋地产已经在北京新增3个项目,补充土储约70万平方米。不过,从中山到深圳,远洋地产在珠三角的布局略显谨慎。
“事实上我们关注深圳市场已久,一直在寻找机会进入,目前的城市更新有很多新机遇。”远洋地产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在深圳只有一个项目,但后续还会有。
按照规划,远洋新干线总建面5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32.5万平方米的住宅、7.9万平方米的商业、9万平方米的办公楼、2.3万平方米的商务公寓,以及约1万平方米的保障房。目前二期商务公寓已于去年11月开盘,开盘均价2万元/平方米,但日前价格已有所松动,降至1.5万-1.7万元/平方米。
迈瑞医疗器械巨头做“传世建筑”,迈瑞玩票地产
在深实力:47万平方米的深圳湾1号在售,为深圳顶级商务公寓产品,去年开盘至今已卖了20亿元。
后海,深圳湾内湖,47万平方米综合体,深圳湾1号在2013年不断被业界提起和审视。这个“打破常规”的房地产项目,来自于地产新军鹏瑞地产,其操盘者徐航则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人物。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机缘巧合拿到了这宗区位极其优越的地块,让时任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迈瑞医疗董事长的徐航,于2012年辞任联席CEO后,退出了公司日常管理,将更多精力开始放在深圳湾1号的打造上。公开资料显示,自1991年成立迈瑞以来,徐航与创业伙伴李西廷一起,将其逐步打造为一家全球化的医疗设备航母,其产品线涵盖生命信息监护、临床检验及试剂、数字医学超声成像、临床麻醉系统四大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扩展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06年9月迈瑞公司作为中国首家医疗设备企业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后,其2012年销售业绩10.6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占55%,有35%的收入来自欧美国家。
“做成一家上市公司,打造一个传世的建筑作品,建设一家公益型医院”,这是徐航的三个人生梦想,可见开发深圳湾1号是其个人兴趣而非迈瑞的转型之作,而鹏瑞地产目前没有其它土地储备。虽是跨界之作,但从邀请K PF等设计团队方面的投入上可以看出,徐航希望在深圳房地产历史中写下一笔的强烈企图。
中骏
闽系房企挺进深圳,中骏加快布局一线城市
在深实力: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中骏四季阳光即将开售,加快布局一线城市。
今年2月份底,中骏置业就深圳首个项目———四季阳光召开产品发布会,这家闽系开发商宣布入深。中骏置业副总裁李维早前曾表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深耕福建,江西的南昌、赣州等海西区域,但也会重点关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尽管目前中骏置业95%的销售贡献率都来自福建省,但其董事长黄朝阳在最新的业绩发布会上表态:未来一线城市新项目会成为重点,未来在深将以大型住宅社区开发为主。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2005年,中骏置业就有进军深圳计划,但因是旧改项目,前期拆迁难导致谈判就耗了两三年。中骏置业于2010年在香港挂牌上市,目前已在全国13个城市有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体量超过500万平方米土地,拥有近千万平米土地储备,且已形成四大产品线,分别为以“天峰”系列为代表的高端楼盘、以“蓝湾”系列的为代表的中高端楼盘、“四季阳光”系列的中端产品(定价在1万-2万元/平方米),以及“世界城”系列的城市综合体。
港铁
天颂年底开售,港铁还计划参与深圳6号线开发
在深实力:20.6万平方米天颂在建,年底开售,还有计划在深拿地铁物业。
港铁(全称: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在香港的地铁上盖开发了几十个住宅项目和十几个写字楼、商场,进军深圳房地产市场则始于2011年,通过招拍挂方式,以近20亿元底价拿下龙华地块。直至2013年12月,这个定名为“天颂”的项目举办开工仪式,其作为港铁首个内地项目才浮出水面。天颂总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无缝对接同样由港铁开发和运营的深圳地铁4号线,住宅部分规划有150套低密度别墅和9栋高层,计划今年底开盘。
港铁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参与深圳6号线的开发,且不排除与内地开发商合作开发其他物业。目前尽管港铁的地铁建设已迈向深圳以外的北京和杭州,但试水“地铁+物业”的模式已在深圳受挫:早在2004年,港铁宣布将以BO T (建造-营运-移交)形式投资60亿元承担建设深圳4号线二期工程。紧接着2009年,港铁与深圳市政府签署特许经营权协议,正式获得深圳地铁4号线30年经营权。此次协议中提及,港铁将一并开发4号线地铁沿线上盖的290万平方米物业,并按照地铁物业开发的国际惯例运营,预计将建设2.9万套住宅和商住楼宇,分7年开发。可去年底港铁总裁周松岗亲口证实“暂时无缘深圳地铁4号线其他地块开发”,当南都记者问及“290万土地开发”之事,港铁中国物业总经理陈显沪表示“很难跳出招拍挂拿地形式的大框架”,再次证实“290万土地”已失效,而今尚未有其他土地储备的消息。
5小时前
5小时前
14小时前
18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