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深圳市举行留仙三路连通留仙大道等21条断头路打通工程的通车仪式。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宣布“深圳市留仙三路至留仙大道等21条断头路打通工程通车”;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留仙三路连通留仙大道等断头路的打通表示热烈的祝贺;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毅,市政府副市长张文、市政府副秘书长余新国参加了仪式。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市现存在各类断头路101条,经过2011年上半年的努力,截止目前已打通21条,大运会前将再打通3条,大运会后至年底前计划打通23条。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在致辞中表示:城市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今年以来,在市交通运输委、各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共打通了21条断头路,进一步完善了我市交通路网体系,使全市交通更加顺畅,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区域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对优化我市投资发展环境、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改善社会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伴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道路建设突飞猛进,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衔接顺畅的现代化路网体系。但在交通大部制改革前,由于交通设施建设多头管理,缺乏统筹规划,造成了不少断头路,成为制约特区交通一体化的瓶颈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打通断头路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民心工程强力推进落实。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打通断头路,改善片区交通出行环境”的部署,市交通运输委、各区政府等相关单位以迎大运为契机,采取强有力措施,抓目标、抓执行、抓协调、抓落实,加快推进断头路打通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介绍,“断头路”是指符合规划的道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时序不衔接、受征地拆迁影响,大部分路段已建成,局部路段未建,造成整体路网或局部网络功能不能发挥,这样的路段俗称断头路,具有里程较短,打通之后能显著解决交通功能,完善路网结构等特点。形成断头路的原因一是道路建设项目由于征地拆迁受阻,造成局部路段未能建成;二是由于道路规划、建设时序缺乏统筹,造成建成的道路项目不能有效连接。
21条“断头路”的通车,对打通道路交通瓶颈、疏通片区交通微循环、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改善市民交通出行条件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服务保障大运会成功举办的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是留仙三路连通留仙大道工程,是宝安连接南山西丽片区的重要通道,是特区一体化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更是宝安人民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该工程起点位于宝安区留仙三路,终点接南山区留仙大道,双向6车道,行车速度设计为每小时60公里,道路全长542米。工程建设期间,在宝安区政府、南山区政府、新安街道办、西丽街道办、武警七支队等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协调解决了西丽留仙洞村征地、高压埋地电缆迁移等问题,克服了雨季汛期、高压走廊下施工等不利因素,确保工程建设按计划快速推进,比合同工期(9月份)提前两个月完成项目建设。
该工程通车后,使留仙大道成为继北环大道、南坪快速路之外的又一条东西走向的重要通道,将有效分流107国道和二线关口的交通压力,大大缩短宝安到南山的通行时间,不仅极大地改善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条件,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原特区内外交通联系,促进深圳西部经济发展。对于我市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保障社会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小时前
21小时前
21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