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深圳‘西引力’湾区一小时经济圈”讲座在会展湾中港展示中心举行,融资战略策划大舵手周伟雄先生就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新机遇下,深圳西部如何实现湾区一小时经济圈作出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分析。
周伟雄先生首先向在座的嘉宾从政策和战略角度,深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和即将落地的规划。
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同时也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实践创新。换一个角度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区域发展战略。
房掌柜了解到,过去的一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建设取得一些重大进展。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形成,有关的配套实施方案正在制定和完善;二是中央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同志为组长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并形成了有关工作机制;三是已出台了一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包括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一些具有标志性的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互联互通;五是粤港澳三地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和深化,社会各界对大湾区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与日俱增。
随后,周伟雄先生就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利好下,港深两地如何实现并进共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说,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11个城市中,深圳的城市定位是科技创新,目标是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而未来大湾区也将以创新科技和创新金融的深度融合为主要方向。
深度融合方向又体现在香港和深圳的相互合作上,香港拥有国际一流的高等教育、研究资源、科技转移、专业服务、人才配套、法制税制以及知识产保护等优势,创新及科技上游产业之基础研究,已晋升至世界级水平。但是由于土地、成本和环保等制约,令中下游的应用型创科产业起色不大,迄今尚未出现类似苹果、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科企业,当务之急是加快中游及应用研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而恰好这一点又是深圳的强项。未来双方应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把两地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创新和产业协同效应,在研发、资金、测试到生产全过程展开合作,打造具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集群。
其中,港深两地将在深圳河以南、接近落马洲口岸的河套地区共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以创新和科技为重点,联合打造科研合作高地,并将配套建设相关高等教育、文化创意和其化配套设施。这也是目前香港最大的创新科技园区,也是两地最重要的科技合作平台。
最后,现场观众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提出了4个问题,周伟雄先生也一一作出了回答。
1.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以来各大城市都在积极融入大湾区,深圳作为大湾区的前沿城市,比起其他城市有哪些更多的利好?
周围雄:创新和科技是深圳的核心竞争力,从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的定位来说,深圳的主要优势在创科这块,还有河套创科中心未来是非常有利的。
2.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怎样才能进行最优质的资产配置?
周伟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做不同的资产配置,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也是考虑的因素,在整个资产配置房地产是最优选的。
3.东边有“东进战略”,西边有“空港新城”。如果要置业的话到底是选东边还是西边呢?
周伟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是东西延伸的,个人意见从现在交通的比较的话,西边优势较为明显。
4.世界上有四个湾区,与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优点和不足?
周伟雄:优点:只有创科没有制作,粤港澳又有制作和创科,不是只有空想还可以落地的。
不足:在科研这块力度不够,有待发展,相信国家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在薄弱的环节有更多的投入。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各大房企争相扎推大珠三角地区,除了传统的地产开发外,从城市更新到长租公寓,从产业小镇到海洋经济,几乎各个领域皆有涉及。
大湾区概念的提出带动了各相关领域的发展,也为房企们提供了绝好的多元化业务拓展机遇和空间。
会展湾中港定位为总建面约36万平米的会展商务综合体,为深圳会展湾首发之作。项目由全球知名设计事务所Gensler整体规划设计,无缝连接全球最大会展中心和地铁,规划物业包括约6万平米会展精品公寓、7万平米希尔顿星级酒店群、8万平米高端甲级商务写字楼和4.6万平米产业展贸馆,将打造为领跑湾区的会展CBD。
据悉,会展湾中港城市展厅现已开放,展厅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大道与福洲大道交汇处(地铁11号线福永站D出口)。
免费咨询电话:0755-29869999 |
会展湾中港 均价:待定 |
楼盘详情|楼盘图库|最新动态 |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