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7日上午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第一季度GDP为2134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经济运行比较平稳,特别是3月份多数指标好于预期,市场的预期在不断改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
收入、就业和价格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9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实际增长6.8%,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一季度价格小幅上涨,CPI同比上涨1.8,PPI同比上涨0.2%。3月份当月CPI涨幅略有扩大,同比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小幅上涨0.4%。
毛盛勇“用三句话”对一季度数据进行了解读。
一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体现在包括增长、就业、物价、收入等经济运行常用的几个指标上:一季度GDP增长6.4%,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市场预测有的是6.2%,有的是6.3%;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整个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5%,就业形势总体稳定;CPI和PPI数据显示,市场供求关系在平衡改善,在供给比较充分、供给质量提升的情况下,价格略有小幅上升;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跑赢了GDP增速。
二是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成效不断显现,经济结构继续朝着优化、调整、升级的方向发展。
三是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今年“两会”更大规模、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陆续出台,给市场很大的鼓舞。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0.5个百分点。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年四季度也提升了3.2点。“国际机构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预测。IMF在最新的报告中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从6.2%调高到6.3%。”毛盛勇说。
(来源;深圳商报/宋华)
17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