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可七折购房去化周期仅8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土拍市场火爆的背后,是苏州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记者注意到,苏州于2016年10月份出台限购政策后,其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明显下滑。克而瑞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苏州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约82.3万平方米,并在当年9月份创造月销售165万平方米的最高纪录。到了2017年,月均成交面积进一步下滑至59万平方米。
但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苏州商品住宅成交量开始上升。2018年全年月均成交上涨至72万平方米。而进入2019年,前3个月月均成交面积达到64万平方米,同比上涨64%。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降低落户门槛,以及部分区域的购房补贴、首套房贷利率上浮比例的下降等,对带动苏州商品住宅成交量的上升都有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市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日就发文规定,每年吴中区将提供一定数量房源面向优质高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定向优惠出售,符合购房条件的企业或个人经认定后给予购房实际销售价格20%~30%不等的折扣奖励。
而在首套房贷利率方面,克而瑞的数据显示,目前苏州市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上浮18%~20%,较之前普遍上浮25%的高位已明显下降,部分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上浮15%。
体现在库存方面,则是苏州商品住宅库存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克而瑞数据显示,至2019年3月末,苏州商品住宅库存为614万平方米,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并延续自去年11月以下的下降趋势。而以近12个月月均75万平方米的去化速度计算,其库存去化周期仅为8个多月。
按照自然资源部早前下发的“五类调控目标”的要求,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在12至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不过,苏州近日发布的2019年土地供应计划显示,2019年其住宅用地计划(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姑苏区)为6000亩,与2018年持平。
“苏州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才的流入,会对苏州楼市起到支撑作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当前苏州商品住宅的去库存周期并不高,房企此时积极拿地,一方面是因为年初融资相对宽松,另一方面也是房企看好苏州市场,积极在苏州补库存的现实需要。”
没有土地储备,房企的业绩自然不会好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稳”字当头的调控思路下,此时土拍溢价率走高,后市房企又能否算的过来账呢?
“区域市场一旦过热,有可能会引发调控再度收紧。”同策研究院院长张宏伟表示,今年这些地块等到销售的时候很可能是不赚钱的,房企此时拿地都是在博弈明后年的成长期。
“房企如果不拿地,又有踏空市场周期的风险,为了平滑这一风险,房企不得不陷入有亏本风险仍要拿地的怪圈。”张宏伟续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