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是坐地铁还是深惠路通了之后怎么样,唯一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的置业观念改变了没有,特别是深圳的消费者置业观念改变了没有,这个时候你再去说地铁价值的时候它就有价值了,如果这方面的观念没有转变,坐地铁只能说是方便了,不堵车了,但时间和交通成本没有发生改变。我从市区到龙岗,坐地铁可能需要30分钟,方便了,上去之后不会堵车。但我从龙岗开车到市区也是30分钟,只是有时堵车不太方便。只有这两种的区别,实际上本质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他所承受的交通距离和交通成本也没有发生太多实质性的改善,只是从置业者心态来讲会有一些心态的调整我们都是在跟市场一起成长,跟消费者的置业心态一起成长。九几年的时候谁去福田买房子?福田CBD刚刚开始的时候房子很难卖,以前我们卖房子有个罗湖情结,老罗湖人就喜欢罗湖,我就不去福田、南山。
房地产发展也要伴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长,把置业半径不断的扩大。
推售量推售时间仍受政府制约
龙岗新盘的压力就在于如何把价值更好的向客户传递,以前我们买房子时都看价值,现在买房子的人都看价格,可能是媒体引导的。我觉得很有意思,媒体把所有东西都跟价格联系在一起。《深圳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9月1日实施,直接问到的问题是对推售价格方面有没有调整。首先你要研究这个《深圳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是为了房地产企业、中介和评估机构更规范,也就是为置业者提供一个透明、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大家知道所有的环节清清楚楚,为置业者节约交易成本,不需要都太多弯路,不会因为置业过程中的欺骗行为而导致在交易之前已经产生了很多成本,包括获得信息的成本都很贵,我理解政府的本意是这样的。但是从媒体或一些机构的分析来讲,都是说《深圳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是不是会对房地产企业、楼市产生新的影响?是否由于监管力度加大之后房价又要降了?这是惯性思维。
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深圳市不针对跟房地产相配合的政府机关出一个监管办法,让他们的收费或者让他们的管理更透明,整天看见的是企业,但最终成本流向哪里?这属于政府职能的缺失,媒体可以关注一下这些问题,你们也可以去采访一下国土局、规划局,他们是怎样透明的,他们是不是也会影响我们的推售时间、推售量?有时候他会限制我们的推售时间,比如我们项目9月份想卖,预售证可能会拿不到,我们按照国土局发文去申报材料,我们会发现发文只是一个常规的,但是里面还会有各种补充材料,永远不会让你一次办齐,天天让你去办,那是不是要加强政府及其他相关协助部门的规定?这样我们房企也会有很好的调整。
两类人适合在龙岗置业
两类人。第一类人可以忍受每天一个小时之内的车程去上班,龙岗的房子价格优惠,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环境又好,以后可以把父母接过来,孩子有比较宽松的空间去生活。第二类人是换房的,高端一点的客户,他不缺钱,但他缺空间,所以没有必要挤在市区了,把市区的房子出租,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置业者,或者对于房租都很好,因为现在房租越来越贵了,就是因为这个市场当中的空置率还很少。
现在深圳楼市比较平稳
深圳的楼市很稳定,《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包括国家出台的任何政策,其实都是让房地产市场平稳。平稳的概念就是价格不要波动太大,价格更趋于合理,置业者的心态要平稳,成交量也要平稳。不能说好的时候一天成交两、三千套,差的时候一天就一两套。只有它平稳了,这个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所有东西都是波动的,是一个大的V字型,报复性的反弹。我们更希望在平稳的市场上拿到合理的利润,那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希望市场和政府推出的政策都是平稳的状态。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