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这个“信号弹”意图显而易见,国家正在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深圳未来将进一步形成粤港澳的区域合力,谋求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粤港澳大湾区,对标洛杉矶、纽约、东京
其实“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概念早已提出,但在两会如此重要的场合重点提及还是首次。早在去年3月,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携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就在本届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议案。
当今世界,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则称之为“湾区经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公认的知名三大湾区。珠三角11城总面积5.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00多万,GDP指标上,广州和深圳已分别超越新加坡和香港,东莞也与美国拉斯维加斯相当,总量已经达到1.24万亿美元,超过了旧金山湾区,发展潜力更是远超三大湾区。
无论是粤、还是港澳,珠三角各个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互动都依托珠三角湾,借助湾区的共同属性来实施区域整合、联动、发展,无疑将产生更大的联动作用。利用组团优势,将产业、物流、科技、金融和贸易等资源高度集聚,是打造世界级湾区的必经之路。
湾区潜力不容忽视,深圳是潜在龙头
纵观国际,世界级大湾区无一不是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以科技创新立命的深圳,经济结构优良,经济潜力巨大,在提出此湾区建设时,便奠定了其在粤港澳湾区中的重要地位。
12小时前
12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