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援建的东关蔬菜育苗中心里,林柳正在自动播种机前认真地查漏补缺:她一手捧着蔬菜种子,一手往自动播种机疏漏的卡槽里放花菜种子。这个占地面积80亩的育苗中心全部采用流水线一体化管理。借助自动播种机,只需要5人就可以完成播种的全部工作。分布在大方县的10223栋蔬菜大棚菜苗全部来自育苗中心。
通过全方位细致的产业实地调研,恒大调研组了解到大方县当地居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且受气候条件影响,蔬菜品质较高。因此决定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帮助当地发展蔬菜产业。
包括地利集团在内的21家蔬菜上下游龙头企业,被恒大引进到大方县。并配备建设蔬菜集散中心,借助“互联网+”的手段,根据市场需求直到育苗中心生产。蔬菜成熟后,由集散中心到田间地头向合作社现场收购,然后集中洗、拣、分,把绿色蔬菜供给到重庆、贵阳等全国各地。
通过这种“产供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解决了农户“不知道种什么、不知道种多少、不知道怎么种、不知道卖给谁”的根本性问题。
根据周纯提供的信息,由恒大无偿援建的蔬菜大棚每个造价在2万元左右,一个季度的西红柿产量为6000斤左右,一年可以种植四个季度。以此计算,蔬菜大棚的年净收入可达两万元。
“远看像是狗,近看却是牛!”30多年前,云南省一名农牧专家到大方县开展交流工作时,曾戏称当地小黄牛为“狗牛”。
尽管大方县历来有黄牛养殖的传统,但当地的黄牛品种矮小,且养殖方法传统粗放,一直以来产量不高。
针对现状,恒大大方扶贫管理公司与大方县政府达成共识,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10万头肉牛改良,将大方县打造成全西南乃至全国最大的安格斯优质肉牛大县。同样是通过引入龙头企业的方式,中禾恒瑞等12家畜牧上下游企业被引进大方,建立母牛供应、技能培训、饲养、收购、加工、销售等产业化体系。
目前,恒大已调入优质基础母牛8509头,从国外引进纯种安格斯种牛1万头,从加拿大引进世界领先的安格斯、西门塔尔种牛冻精18万支,已改良当地土牛1.8万头。肉牛基地帮扶的贫困户,户均饲养肉牛三头,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
留守儿童的上学梦
就读大方四中七年级的中学生吴梦谨最近得知一个消息,她的好朋友陈瑶的父母终于要回家了,并决定不再去浙江打工。陈瑶也终于结束了留守儿童的生活。
原来,陈瑶的父母也是恒大帮扶的贫困户之一。他们家不仅分到了恒大新村的一套新居,还确权获得两个蔬菜大棚的所有权。同时,恒大配套援建的学校也正式投入使用,陈瑶将就近回到老家的新学校就读。尽管吴梦谨会为好朋友的转学而感到不舍,但更多是为朋友感到高兴。
类似的问题在深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毕节很突出。2015年12月,恒大集团扶贫办通过对大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大数据分析发现,大方县农村贫困户家庭的留守儿童、孤儿和困境儿童共有4993名。
“我想告诉爸爸妈妈,我现在生活得很好,我很想他们。”今年五岁的焦兵是大方县鼎新乡白族人。两年前父母因车祸双双离世,留下焦兵和4个哥哥姐姐由大伯代为抚养。他每天的娱乐活动,就是一个人在屋后的玉米地里奔跑。
包括焦兵在内的4993名贫困儿童,就以这样的印象进入了恒大扶贫队员的视野,并很快被纳入恒大集团结对帮扶范围。通过恒大集团员工“一助一”结对帮扶,焦兵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入住大方县恒大儿童福利院以后,焦兵被就近安排在附近的古镇一幼入读,旁边古色古香的奢香古镇成了他最爱去的地方。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目前恒大已建成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所完全中学和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并已全部投入使用。
硬件的问题解决了,接着就在教育的软性资源上下功夫。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恒大民族中学的学生可以和北大附中共享教学资源库,并已帮助培训550名教师及管理干部。为奖教奖学,恒大还设立了恒大大方教育奖励基金。目前已奖励资助400名偏远山区优秀教师、600名贫困家庭优秀学生。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