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张国正认为,特色小镇已成为新型城镇化4.0发展的重要推手,其培育的核心就是特色产业要如何发展。而近两年内,戴德梁行已先后服务过两个国家级特色小镇,通过不断深耕已拥有近50个地方特色小镇项目整合专业团队与优势资源。今后,戴德梁行的专业团队将继续加强构建特色小镇全生命周期的平台化服务。
新型城镇化4.0 白皮书发布 打造中国式特色小镇
针对我国目前特色小镇发展趋势、运营方法、融资策略等具体问题,戴德梁行通过《新型城镇化4.0 - 培育特色·成就小镇》白皮书提出了自己的洞见。
如今,培育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通过对全国第一、第二批特色小镇主导产业进行分析,对国内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白皮书上表明,国家级特色小镇政府引导正在向“弱旅游、强产业”以及“强调文化IP”方向演变。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田园综合体或将成为未来产业趋势。
对此,戴德梁行对国外成功特色小镇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自身地域资源优势都十分显著,并具有相当雄厚的产业基础。白皮书针对这一结果指出,成功是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影响力和凝聚力的产物。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和配套服务的完善,推动了特色小镇生产与生活的有机融合;对接国际资源、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是保持特色小镇有生命力与活力重要路径。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暨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暨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表示目前国内较为成熟、典型的特色小镇上,戴德梁行总结出了开发运营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首先,基于小镇先天优势资源与基础传承选址;其次,搭建产业发展导入平台,建立多元完善的产业链条;第三,着眼长期可持续性的小镇专业运营。
白皮书还显示,目前特色小镇融资策略包括PPP在内的若干融资模式以及建设、运营阶段分别适用的各种工具。融资方应从资源、政策、商业模式梳理着手进行融资规划,对小镇开发、运营、及投资回报进行测算以了解具体资金需求。
立足于深刻的市场分析之上,戴德梁行开发出了一套具体化的服务策略。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暨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对其今后的业务发展道路做出的总结:“构建特色小镇的产业生态链条仍需要遵从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商业模式设计”是戴德梁行目前非常重要的服务,我们并为此专门设立了特色小镇培育全链接综合服务平台,最终持续帮助小镇实施落地。”
着眼江干区特色小镇成果 畅谈未来发展道路
在分享杭州江干区特色小镇案例后,在圆桌讨论环节,各专家与嘉宾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就特色小镇未来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
广东鸿艺集团董事局主席蔡鸿文针对社会资本投资特色小镇的给出了相关专业建议;杭州艺尚小镇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念华则立足予自身小镇的发展,从政府合作模式,投融资模式和运营三个方面的分享了艺尚小镇的之道;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主任、研究员刘亭则从政府调控方面,着重阐述了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并如何引导市场加以应用;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李余则基于国开行的策略,提出了政策性资金和专项资金参与培育特色小镇的成功途径和模式。
来自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高级董事、产业Plus平台主管郭晓勇则着重强调了产业在特色小镇构建中所发挥的引擎作用,以及所能提供的一站式产业全周期“交钥匙”服务。
郭晓勇表示,特色小镇作为国家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强调的是通过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铸造特色小镇的“灵魂”。没有产业,小镇不可能具备持续的生命力,产业没特色,小镇发展就会陷入低层级的同质化竞争,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如何植入并培育符合国家政策,既能拉动地方经济,又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优质产业”,是每一个地方政府、每一个特色小镇投资方所最为关切的。因此,戴德梁行整合全球资源,集大中华区五大区域之力,构建产业Plus平台,一站式解决从取地、定位、招商、融资、退出的产业全周期服务,助力中国特色小镇发展。
预见发展未来 戴德梁行助力特色小镇发展
针对目前部分特色小镇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如产业定位不清, 工业用地规模过大及经营性用地不足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戴德梁行已积极利用在参与小镇策划的经验, 协助浙江以至全国特色小镇的发展。
戴德梁行华东董事总经理刘小华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戴德梁行始终积极响应和推动政府、企业与机构,依托小镇特色实现转型,进行“以人为本”的产业塑造和城市营运,共同探索先进的商业模式与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