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兴业之本,而大学则是人才的高地。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把高等教育比作城市的“智商”,他认为高等教育水平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竞争力能达到何种高度。
高等教育,一直被视为深圳发展中的“短板”,然而,近年来,这块“短板”正在不断补齐。
日前,我市首个针对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制定的文件——《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高教意见》)正式出台,为我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高教意见》提出经过10年左右努力,建立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
近日,世界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全球性大学排名——USNews2017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深圳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977名,内地高校第84名。这是深大首次进入全球高校前1000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显露头角。办学实力的提升,吸引了大量优质生源,2016年,深圳大学主体进入一本批次招生,新生分数线在省内高校居第四位。今年5月,深大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2个。
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在招生改革、学生培养、现代大学制度探索等方面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
高水平大学是重要的人才孵化基地,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建领表示,《高教意见》提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未来10年把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大经费和政策支持力度。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育高水平师资方面,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各类人才计划,重点引进具有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教学科研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到2020年,引进50个以上高层次创新团队和1000名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其中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等达到300名以上。
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增添新力量
深圳坚持“扩规模”与“提质量”并重,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创新和探索,深圳高等教育已描绘出一幅令人向往的蓝图。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同时,深圳坚持“开放式、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加快与境外著名高校共建特色学院。“十三五”期间,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重点领域的特色学院建设发展,以及特色学院正式招生后5年内收支不能平衡时必要的专项补贴。
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的高校,尤其是特色学院的建设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专业基本涵盖了深圳的重点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持的领域,为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增添新的力量。
持续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新政”的重要一环。2014年1月,“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下称“提升计划”)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在龙岗区开展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试点工作。“提升计划”是市委市政府推出的一项以提升在职劳动者学历、技能水平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工程和民生工程。
“提升计划”面向所有在深圳工作的劳动者。全国首创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帮助在职劳动者接受教育,学费按政府、企业、个人8∶1∶1的比例分摊费用,探索出一条提升城市劳动者素质的新路。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