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华强北、深圳CBD三足鼎立的福田保税区,近几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厂房仓库大量闲置的“孤岛”。深圳“两会”期间,刘柏廷等多名人大代表呼吁政府助力,促进福田保税区转型升级,从单一加工出口业转向高增值现代新兴产业。即由“中国制造”(加工)变成“中国创造”,让“孤岛”变成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园区。
大量仓库厂房闲置
刘凌代表介绍说,保税区近年受金融风暴和欧债危机冲击影响,区内业务遭受重创,仓储租金低廉,空置率高,物流企业举步维艰。
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风暴之后,区内进出口业务蒙受重大损失,大多数进出口企业倒闭,大部分物流公司利润锐减。福田保税区仓库厂房空置率高达50%以上,租金单价从45元/平方米直降至20元/平方米左右,至今租金价格仍未回升。即便在租金低廉的情况下,空租现象仍非常普遍。
“中国创造”是出路
肖逢代表表示,保税区依靠来料加工业,是单一加工制造企业和出口企业的园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深圳单一加工出口企业的国际环境不复存在,福田保税区产业结构已悄然发生转变。在新形势下,保税区的管理办法和产业政策也应思变谋变,要重点发展高增值的创意设计、现代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中国创造”才是出路。
早在2005年福田保税区就制定了“一区双翼”发展战略,开始转型建立自由贸易区,然而出口退税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周明明代表表示,仅靠物流、进出口业务根本不能满足区内企业的要求。随着深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福田保税区的功能和入驻企业逐步由加工制造、仓储物流、国际贸易向多元化形态转变。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投资金融等新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区内涌现出的一批优秀高科技和创意设计企业成为新的生力军。
盘活人流物流产业流
刘柏廷代表提出了转型思路。要重新规划空间定位,福田保税区现有业务转移到其他保税区。在产业导向上要促进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多元发展,吸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进驻,建成自由经贸区。刘柏廷为此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与解决办法:
(一)建议在海关监管的前提下,实行保税区24小时通关,开设两至三个公交、的士专用出入口,并允许公交、的士正常进出,实现区内交通与市区主干道交通更好对接。
(二)在没有开通新出入口之前,由海关、国土等单位牵头,将福田保税区三号门的小车进出入口时间改为:早上上班高峰时段7:00~9:30三车道入区,一车道出区;下午下班高峰时段17:00~19:30三车道出区,一车道入区,缓解上下班车辆堵塞现象。
(三)为使区内产业升级转型,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区内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以创意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消费业为主的多元化商圈,打造出福田另一个“华强北”、“中心区”。
2天前
2025-08-15 10:39
2025-08-15 08:05
2025-08-15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