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最新网誌提到,现时本港住宅楼价与2010年引入需求管理措施前水平相比,累计升幅超过一倍,即使本港经济持续5个季度呈负增长,期内住宅楼价累计仅回落不足3% ,反映住宅市场仍然坚挺。认为现阶段不具备放宽住宅物业市场需求管理措施的空间,当局会密切留意市场的情况,作持续动态评估,但毋须就「撤辣」订出硬指标或时限。
陈茂波表示,受社会事件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港经济在过去一年半持续受压,即使收缩幅度近期略为放缓,但市场对经济前景未敢乐观,主要由于环球以至本地疫情一再反覆,令社会民生及商业活动屡受打击。工商物业取消DSD助业主周转经济持续萎缩及疫情导致店舖经营倍添困难,不少地区都出现商舖空置的情况,而商厦情况亦然。
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指数,相比 2018 年或 2019 年的高峰,写字楼售价累计跌19%,零售商舖跌17% ,分层工厂大厦就跌13%。非住宅物业市场过去政府很少介入干预。只有在2013 年引入的双倍印花税(DSD)是适用于非住宅物业。
陈茂波表示:「相信在目前经济环境下,撤销非住宅物业的DSD,不容易令非住宅物业市场回復炽热炒风 ,同时做法可降低相关买卖交易成本,有助有需要的业主出售物业套取资金周转。因此 ,行政长官于上周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宣布了这项决定。」
在这项决定公布后,有评论者提到,住宅物业的需求管理措施,是否同样有撤销或放宽的空间呢?
陈茂波表示,儘管住宅楼市在近年因社会事件和疫情而有所调整,但实存的住屋需求和低息环境令楼价仍然高企。政府定期审视楼市陈茂波又表示,曾在去年初的网誌中提述,在评估私人住宅楼市需求管理措施是否仍然适切时,政府须审慎行事,相关的综合考虑框架和因素。
该四项因素至今仍然适用:楼价下跌的幅度与速度;未来住宅楼宇的供应量;整体经济情况与展望以及外围经济环境。
来源:香港商报/姚一鹤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