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发玉介绍,为了推动“深圳学派”建设,市社科院已经计划推出“深圳学派”丛书,目前第一个系列文化类5本书正在组织创作中。
黄士芳介绍,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近期的任务是,全力打造特区文化公共智库,为深圳文化学术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研究机构和队伍亟待加强
黄发玉和黄士芳都认为,一座城市的学术文化建设,必须有数量众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作为支撑。深圳由于底子太薄,虽然经过30年的积累,目前仍无法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进行学术对话。
黄发玉举例说,广州市社科院有200多名研究者,社科联又有30多人,而深圳市社科院与社科联合署办公,全部编制为37人;黄士芳说,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只有10个编制,无法承担太多的研究项目。黄士芳呼吁,市里应考虑增加学术文化研究的机构与人员,要在财政和基金上支持定向性基础研究课题,要对重大课题保持连续资助,这样才能促使研究项目深入进行。
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学术创新,支持原创学术成果的出版和发表,对重大学术成果给予重奖”,并将全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改为两年一次,这无疑对稳定学术队伍、激励学术创新有一定推动作用。黄发玉说,“藏才于民”是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些没有加入研究机构的学者也应该受到重视。
吴忠最后表示,深圳一定会在加大学术文化投入、营造一流的学术环境、强化优长学科建设、扶持学术平台以及推动学术创新上做足文章。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