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深圳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1)
收藏

光明十四五规划发布,未来7条地铁!

来源:房掌柜综合   深圳房掌柜  2021-08-07 07:39:47阅读量:10106
[摘要]8月6日,光明区政府发布《深圳市光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8月6日,光明区政府发布《深圳市光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 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共101页,分十二个章节,对光明未来几年各方面发展作了详细概述;

  规划纲要显示,到 2025 年,光明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达 1750 亿元;常住人口达到 120 万人。

  2025年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核心功能初步形成,深圳北部中心高颜值风貌和城市中心功能初步彰显,光明成功跻身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城区前列。

  因篇幅太长,本文仅提取了大家比较关注的重点内容。

  2035年远景目标

  ● 到2035年,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核心功能初步形成,深圳北部中心高颜值风貌和城市中心功能初步彰显,光明成功跻身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城区前列。

  ● 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全面建成

  ● 到2035年,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基本建成, 光明区成为支撑深圳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的“关键一极”, 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精彩样本。

  ●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5000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 2025 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一、“十四五”发展目标

  1、光明科学城核心框架基本成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具雏形, 源头创新和引领式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加快建设,高端科研人才不断涌入,在建和运营大科学装置 7 个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 6%以上,基础研发经 费占R&D经费比重达到 20%以上;

  2、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 1750 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

  3、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3.9 万个,千人病床数达 4.79 张,公共住房供应 4 万套,商品住房供应 360 万平方米,居民收 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4、到 2025 年,常住人口达到 120 万人。

  二、深圳北部中心发展格局

  “一心一廊一环六组团”总体布局

  坚持中心引领、轴带集聚空间布局,加快形成疏密有致、山水共融的“一心引领、一廊缝合、组团镶嵌、绿环萦绕”总体空间格局。

  强化光明中心区引领功能,加强中心区商业、居住等公共服务设施集聚,统筹增加布局特色科学服务设施,为科学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以茅洲河、龙大高速为纽带,打造集生态、交通、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南北贯通复合轴带,有机缝合光明区东西两域。

  有机串联巍峨山、大顶岭、大眼山、环象山等郊野公园, 构建萦绕全区的生态绿环,打造深圳北部生态长廊。

  依托六个街道打造特色组团,形成优势功能互补、协调错位发展格局。

  分批实施景观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公明中心区、凤凰片区、楼村北片区等区域环境美化提升

  围绕光侨路、光明大街、地铁 6 号线沿线,建设一批标志性、现代化建筑群,打造城市天际线

  推动提升辖区可建设用地规模,优先新增科学用地,重点保障产业用地,适当保障生活用地。

  加快存量土地二次开发,加大土地整备力度,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保持违建查处高压态势,到2025 年累计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直接供应用地 105 公顷、 空间储备用地 530 公顷,违法建筑存量减少 1000 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地下空间立体化开发建设,依托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建设,配套布局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提升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三、建设深圳北部综合交通枢纽

  1、打造“两站四线”现代铁路体系

  争取提升光明城站定位,推进光明城站站城一体设计及开发,推动赣深铁路建成通车,协调增加光明城站停靠列车班次数量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交通枢纽

  谋划新建光明站枢纽,推动深莞增城际、深广中轴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提升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互联互通水平,构建大湾区“1 小时通勤圈”。

  推进覆盖光明城站、光明站的路网及地铁项目建设,完善枢纽片区交通体系,提高站点辐射能力。

  2、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 建成轨道 6 号线支线、6 号线支线南延段、13 号线北延段,强化光明科学城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总部基地的轨道联系。

  ● 协调争取轨道 18 号线、6号线支线再南延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构建联通大空港片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东西向市域通道,打通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南北向市域通道。

  ● 争取轨道 26 号线延伸至光明科学城,实现 30 分钟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 协调推进轨道 29 号线线路优化,增强光明中心区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轨道联通。

  ● 开展轨道 30 号线延伸至光明区规划研究。

  ● 到 2025 年,新增 (含新建、在建、运营)城市轨道交通里程 58 公里,投入运营 轨道线路达到 3 条远期运营轨道线路达到 7 条。

  3、加强跨区路网建设

  打造“三横三纵”高快速路网,协调推进龙大、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持续完善骨干路网。

  优化衔接周边片区路网体系,加快协调推进光侨布龙连接线、东明大道西延、 光明大道西延至新沙路等跨区主干道建设。

  探索推进深莞交通一体化进程,协调规划建设连接东莞松山湖片区的跨境快速通道,协调推动开展龙澜大道北延、南光高速北延等前期研究。

  4、优化高效便捷的内部交通网络

  ● 到 2025 年,建成主干道路网 140 公里;

  ● 到 2025 年,公交专用道里 程达 120 公里,绿色交通分担率达 83%;

  ● 到 2025 年,由人行道、自 行车道、绿道构成的慢行系统总长度达 664 公里。

  四、办好教育

  1、学前教育

  成立一批幼教集团,推动幼儿园集团化办学与联盟式发展。试点引进高端民办国际化幼儿园。完善婴幼儿托育服务,推进托幼服务一体化,发展多种形 式的托育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托育机构。

  到 2025 年, 新增公办幼儿园 23 所,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 95%以上,优质特色示范园达 30 所,托幼服务一体化的幼儿园 (幼儿中心)达 18 家,每千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 4.5 个。

  2、义务教育

  到 2025 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约 3.9 万个;

  新改扩建华南师范大学光明附属星河小学、华夏中学、公明中学等 24 所义务段中小学。

  推进高质 量办学,探索“名校+新校”等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构建学区 联盟,创建光明教育品牌。

  加大名校长和名教师等人才引进力度,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动态调整师资、经费、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标准,促进办学资源均衡配置和优质资源共享。

  3、高中教育

  建设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中科院深理工附属实验高级中学,高标准打造光明高中园

  推进高中集团化办学, 做强做大光明高中龙头学校。创新高中学生素养培育,探索高中 特色项目、特色课程、特色文化建设。推动普职融合发展,建成 1 所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建立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课程互选、学 分互认、学籍互转机制。

  到 2025 年,新增公办普高学位 1.14 万 个。

  五、加大公共住房供应

  持续开展大规模公共住房建设行动,在光明科学城范围内探 索形成符合实际需求的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5:3:1:1”供应结构。

  到 2025 年,新增供应公共住房 4 万套;新增供应商品住房 360 万平方米

  六、打造高品质重点功能片区

  1、高水平规划建设光明中心区

  加快光明中心区(含光明云谷)开发建设,强化科学服务、高端商务、 文化交流等核心功能,打造深圳北部中心的“城市心脏”。

  依托光明站 TOD 开发,高强度开发形成垂直城市簇群,围绕站点建设 “一岛一园三中心”,集中布局科学城会议中心、深圳科技馆(新 馆)、科学公园等特色科学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一批商业综合体、 高端写字楼、高端商务酒店,打造集合科学展馆、国际会议中心、 交通枢纽和休闲中心于一体的“科学方舟”。

  围绕光明云谷片区, 发挥大科学装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园区集聚优势,高标准建设中大附属中小学、人才保障房、科学城智慧公园、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等配套设施,引入孵化器、共享实验室、知识产权交易、创投基金等科技服务,打造科学城综合服务平台、新型智慧园区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区。

  2、高标准打造北部装置集聚区

  加快建设占地面积约 12.7 平方公里 的“一主两副”三大科学集群,大科学装置集群重点布局稀缺性大科学装置,科教融合集群重点布局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生命科学组团大科学装置以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等高校,科技创新集群主要布局科研机构和科技转化平台。

  3、发挥光明凤凰城示范带动作用

  突出科学城产业转化区功能定位,集聚发展总部研发、科技服务、先进制造等业态,高标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 打造产城融合“样板间”。

  4、打造茅洲河一河两岸经济带

  加快茅洲河岸线活化和亲水空间建设,串联大科学装置集群、光明中心区科技创新集群、产业转化区,推动一河两岸从封 闭工业岸线向复合活力水岸转变。

  5、打造公明、马田核心商圈

  规划提升公明、马田核心片区商务、购物、休闲、文化等功 能,挖掘老城区文化底蕴,打造光明特色鲜明的核心商圈。

  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产业

  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与产业部分在整个规划里面位于第三章、第四章,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章节,因涉及比较专业化,所以大家如果想看详细的规划,可看官方的全文版本。

  1、建设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大湾区产业发展优势,聚焦信息、生命、 材料等科学与技术领域,建设空间集聚、学科关联、深度合作和 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重大原创性技术突破提供 极限研究条件。

2、新兴主导产业重大项目

  3、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

  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研究开发、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检验 检测等科技服务业态,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跨越式发展。

  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方面,着力增强现代商贸发展活力,促进产品集聚、品牌集聚、消费集聚,推动空间升级、业态升级、品质升级,打造现代化、国 际范、时尚风的商贸流通体系。

  围绕轨道 6 号线打造光明区消费主轴,依托站点周边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集聚餐饮、娱乐、体 验和零售等多层次复合消费业态。

  丰富高端消费供给,依托光明 凤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布局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免税购物中心、 旗舰店、直营店、概念店等业态,培育建设品牌集聚的国际化时 尚消费热点。

4、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深入挖掘老旧园区更新改造潜力,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有 序推进“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旧工业园区提质增效,盘活用好社区集体土地,打造一批以 成本价出租园区、微盈利园区。

  综合提升一批旧工业区,优先推进一批拆除重建类“工改工”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散乱污”产 业园区整体清退整治,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回潮,为优质企业腾出产业空间。

  八、加快建设运动活力之区

  到 2025 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达 19.8 万平方米。

  完善体育设施服务网络 :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打造覆盖全 区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形成“十分钟健身圈”。

  推动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科学城体育中心、玉塘文体中心等大中型体育场馆建成运营。

来源:咚咚找房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佺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房掌柜播报:9.7一手住宅成交34套,成交面积3518.28平方米
  2. 2可支付购房首付款!深圳公积金拟新增6类提取情形
  3. 3一场早有预告的交易 中海招商中旅154.78亿联手上海购地
  4. 4深圳限购松绑中介连夜抢客 有楼盘一晚报备73批看房人
  5. 5深圳2025年最新限购地图 楼市“金九银十”可期
  6. 68月深圳房价地图:连跌下的冷市场,谁在逆流而上?
  7. 720条改革举措,支持深圳优化提升“五大空间”
  8. 8一线楼市淡季不淡 新政加持预热“金九银十”
  9. 9房掌柜播报:9.4一手住宅成交53套,成交面积5311.72平方米
  10. 10深圳楼市“大礼包”落地 观望的客户开始入场

新闻推荐

  1. 120条改革举措,支持深圳优化提升“五大空间”
  2. 2深圳2025年最新限购地图 楼市“金九银十”可期
  3. 3一场早有预告的交易 中海招商中旅154.78亿联手上海购地
  4. 4深圳限购松绑中介连夜抢客 有楼盘一晚报备73批看房人
  5. 5可支付购房首付款!深圳公积金拟新增6类提取情形
  6. 6深圳楼市“大礼包”落地 观望的客户开始入场
  7. 7抢滩金九银十 深圳一批“王炸”新盘发力了
  8. 8吹风价13万/平?福田新世界香蜜四季户型图曝光
  9. 9一线楼市淡季不淡 新政加持预热“金九银十”
  10. 108月深圳房价地图:连跌下的冷市场,谁在逆流而上?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