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谢逸枫:房地产大变局!未来土地市场以央国企为主

来源:谢逸枫看楼市   深圳房掌柜  2022-09-06 13:43:36
[摘要]前期密集的楼市调控加码、叠加不确定的疫情、加上凶猛的金融去杠杆、房企去债务、去高周转的三道红线、房地产集中贷款制、22城宅地集中制三大“核武器”冲击,房地产已经进入新的周期。

  当下,中国房地产迎来一场大变局。2021年以来,房企拿地逐渐形成三种姿态。一种是躺平,不拿地,以爆雷的房企为主。二种为收年缩,大幅减少拿地。三种是逆势拿地,以国企、央企、城投为主,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参与热度较高,与资金状况好有直接关系。民企债务爆雷,无资金拿地,地方财政吃紧,宅地集中供应任务重。唯有不缺钱、融资绿色通道的央国企、城投,以托底、抄底、包场的方式,对土地市场攻城略地,逐渐形成城市的土地市场垄断局面。

  最令人担心的是债务压力、销售回款难、融资堵塞,大部分民企已经退出土地市场,透露出未来土地市场将由央国企、城投主导,决定未来商品房市场的供需、房价、市场格局,这是不得不警惕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城投作为地方投融资平台,由地方财政信用背书,只救急项目不救房企命。因为房企债务实在大庞大,唯有靠房企自我实现健康循环发展,不能指望包底、托底化解房企债务危机。

  城投已经大举入场托底、抄底土地市场,地方债逾期风险增加。城投转成开发商,有利土地供应任务,地方财政。央国企、城投包场土地市场,接盘土地、项目,却垄断未来市场供需、房价、市场格局。

  笔者最担心的是央国企、城投垄断土地市场,会影响到未来市场供需、房子的定价权、销售模式、市场格局、民营经济活跃和市场健康发展。因为政策环境下,土地、商品房供应端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央国企、城投2021年以来,逐渐包场土地市场、并收购民企的土地、项目,手握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意味着未来商品房的供给端,大部分要由央国企单一的主体完成。未来房地产一旦真的一步步过渡到由央国企、城投主导的市场,肯定是扭曲的、畸形的市场。

  8月31日,央企华润置地高层都说“未来土地市场以央国企为主”,千万不要以为是危言耸听。房地产危机爆发以来,央国企拿地占比在60%以上,大部分城市占到80%,批次里面基本是是央国企包场抢地。民企流动性危机爆发之后,基本停止拿地,仅剩小部分而已。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15.png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21.png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24.png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27.png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前8月,国企、央企,拿地势头凶猛,积极性高。从拿地金额的TOP20可以看出,有接近八成房企为国企、央企,全国化规模化的国企、央企拿地金额超过5000亿元,占TOP20房企金额的76%,占据TOP100房企金额的49%。越秀、建发、国贸等拿地销售比均超0.5,华润、招商、中交也处于行业均值之上。依据前8月拿地金额超100亿元的典型国企、央企投资表现来看,14家国企、央企拿地金额平均值为416.5亿元,新增货值平均值为841.1亿元,拿地金额和新增货值同比分别下降43%和47%。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29.png

  中指数据显示,2022年前8月央国企逆势拿地,成为土地市场的拿地主力,聚焦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滨江集团拿地金额排名前五位,成为今年的拿地大户。其中华润置地以670亿元居于首位。保利发展和中海地产则分别为478亿元和468亿元。

  进入TOP10的房企中,建发房产、越秀地产、中国铁建拿地踊跃,跻身前十名,且超过万科的拿地金额。滨江集团拿地凶猛,拿地战场集中在杭州。上半年,滨江集团豪掷409亿元(含合作拿地)在杭州拿下23宗地块,成为拿地最多的单一城市房企。

  国央企是集中供地拿地主力。2022年上半年拿地金额中地方国企、央企拿地金额占比达到新高71%。分批次来看,第一批次中地方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达到43%,地方国企在第二批次中拿地金额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7%。

  中指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拿地金额前20企业以大型国央企、区域头部稳健型民企为主。国央企拿地金额累计达到TOP20房企拿地总额的72.1%,占比超七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14.7%,民营企业占比13.2%。全国化、规模化央企及地方龙头国企投资拿地金额较高,如中海、建发等1-6月通过集中供地拿地权益金额超300亿元。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32.png

  北京、济南、南京、天津、长沙和重庆,央企拿地金额占比超40%,展现头部央企上半年重点在直辖市规模化布局。成都、福州、广州、宁波、青岛、厦门、深圳、沈阳、苏州、天津、无锡、武汉和郑州,地方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超40%,显示出区域国企作为集中供地拿地的主力军。

  2022年上半年集中供地房企拿地金额前五城市中,除去北京,杭州、上海、苏州、宁波均为长三角城市群中核心城市。民营企业虽然整体拿地热情不高,且集中在少数企业中,但在杭州、沈阳以及长春拿地金额占比超40%。与此同时,在一手市场上,国央企和优质民企受到购房者青睐,民企新开盘项目则大多遇冷。

  中指数据显示,2022年前8个月TOP11-20房企以及排名51-100房企,拿地销售比与去年同期整体水平持平,其他梯队的房企拿地销售比都有较明显回落。TOP21-30房企拿地收缩得最为显著,多数房企在今年前8个月都没有拿地。

  包括世茂集团、金科集团、中梁控股、万达集团、中南置地等,企业处于资金链紧张的局面,公开市场上并未拿地。TOP10房企中,碧桂园、万科、金地、融创等房企的拿地策略收缩。销售规模排名第一的碧桂园目前在公开市场上权益拿地金额仅61亿元。

  民营房企拿地意愿持续减弱、拿地比例由2021年第一批土拍的55%回落至2022年第二批的20%。城投平台及国企、央企成为拿地主力,其中城投拿地比例由2021年第一批土拍的11.6%,最高提升至2021年第三批的52%。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35.png

  2021年集中供地中,民营房企拿地比例持续下降、对应平均流拍率从第一批的2.8%提升至第三批的11.9%。托底拿地主要以底价成交为主,五轮集中供地后,城投底价拿地金额达7076.5亿元,溢价拿地金额只有1838.6亿元,占比分别为79%和21%。

  城投拿地后,土地资产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土地储备、平整,通过自主或合作方式进行市场化房地产开发以及土地增资、抵押融资。而在本轮地产低迷期,城投拿地后的开工力度明显减弱、更多选择土储方式处理土地资产。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37.png

  自2021年第二批次起,国央资房企担当起了集中土拍的成交主力军。拿地金额TOP20房企中,国央资背景房企数连续4轮维持在15家以上。2022年二轮集中土拍房企拿地金额TOP20中有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等16家企业具备国央资背景,较首轮稍增1家。

  民营房企的身影依旧较少。尽管有个别民企崭露头角,滨江集团、龙湖集团等,但均为资金流较为充裕者。同时,地方城投企业贡献了一份力量,南京东南国资投资集团、武汉城建等。当前房企多有债务到期,资金压力仍然较大,民营房企突围尚待时日。

  由于房企资金承压,同时盲目扩张已不适合。部分城市开启了三批次供地预告,第三批次的地块较为优质,预计第三轮的土拍市场有所升温,但溢价率不会大幅上升,个别城市可能会出现拍地热度较高现象,北京,上海等。同时,短期具备国、央资背景的房企依然是拍地主力。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39.jpg

  中指数据显示,19城中有18城国央资企业占比超6成,杭州1城国央资企业占比低于半数。以厦门为例,其开创了100%国央资企业拿地的先河,二轮集中土拍共计出让9宗,其中,连发、建发、厦门国贸2家本地国企拿了4块地。

  厦门轨道集团这1家本地平台公司拿地2块,保利和华润2家国企拿地3块,由此来看,厦门本轮集中土拍,本地国企和平台公司拿地占比66%,全国性国企拿地34%。另外,杭州民企占比较高,主要是由于滨江集团拿地积极性较高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20906141542.jpg

  2021年-2022年第二批的22城三批宅地集中出让之中,央国企占拿地金额、拿地面积水涨船高,大部分城市央国企包场土地市场,民企无能力拿地,有资金的的都收缩拿地,称为国进民退,真的是不足为奇,这是房地产调控、房企资金、金融环境决定的。

  房地产市场低迷、下行周期启动之后,民企销售端无法实现销售回款,融资端无法实现资本输血,自有资金端无法实现自我造血,终于爆发局部房企债务危机,债务爆雷。停工、逾期、烂尾的现象,让市场信心非常寒冷。

  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千亿房企、市场局格重新洗盘。房地产进入低增长、低杠杆、低周转的周期,房企的规模、风险发展目标,转入以高质量、平稳发展目标为主,市场垄断与集中度上升,大鱼吃小鱼,央国企吃债务爆雷民企业。

  高杠杆、高债务、高周转的房企发展模式,基本上被堵死。前期密集的楼市调控加码、叠加不确定的疫情、加上凶猛的金融去杠杆、房企去债务、去高周转的三道红线、房地产集中贷款制、22城宅地集中制三大“核武器”冲击,房地产已经进入新的周期。

分享到:
责任编辑:谭琳琳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前海挂牌一宗住宅地!起始价9.48亿 邻近小南山公园
  2. 2将削债86亿美元!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生效
  3. 3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6个月减少 市场底部特征日益清晰
  4. 4新政一周后 深圳各片区最新二手房挂盘价出炉
  5. 5房掌柜播报:9.18一手住宅成交63套,成交面积6489.57平方米
  6. 6约209-1050平,南山豪宅深圳湾澐玺来了!预计12月入市
  7. 7龙岗将出让一宗工业地块 引入这家“电路板”牛企建基地
  8. 8深圳又一巨无霸旧改失效!用地超69万平 “湾区全域智城”内
  9. 9房掌柜播报:9.16一手住宅成交65套,成交面积7228.76平方米
  10. 108月份全国70城房价环比下降 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新闻推荐

  1. 1合肥宝能城项目“重生”:引入华润万象生活、绿城和中铁置业
  2. 2深圳福田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揭牌!福田4所学校纳入成员校
  3. 3深圳顶豪“开闸”!两大“王炸”新盘要来了,怎么选?
  4. 49月土拍热度再起:房企补仓意愿强烈 有地块竞价超300轮
  5. 5深圳前8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460亿 企鹅岛等项目将陆续进入运营
  6. 6上海房票试点扩容 有项目每户可兑换300多万元房票
  7. 7深圳楼市热度回升 取消限购后外地购房者开始入场
  8. 8买家未动,业主先急?盘点深圳新政后挂盘量激增的小区
  9. 9龙岗将出让一宗工业地块 引入这家“电路板”牛企建基地
  10. 10“深夜食堂”十亩地正式与深圳人告别!车公庙巨无霸旧改来了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