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3年深圳首轮集中拍地收官,5宗地共收金72亿,其中招商、深振业、天健联合体各得1宗,民企龙湖“逆袭”,化身“黑马”连夺2宗成最大赢家。
民企“逆袭”
土拍“东冷西热”
相较于以往土拍国央企唱主角,此次吸引了15家房企参与,其中包含多家民企,如星河、龙湖、陕西泰发祥等。
从地块热度来看,西部地块热度不减,宝安沙井、光明地块较为“吃香”,其中沙井地块有6家房企争夺。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海信表现勇猛,和招商竞争沙井地块,也参与光明马田宗地的摇号,但最终颗粒无收。
龙湖则运气爆棚,参与竞拍光明马田、龙岗宗地,双双拿下,一下午挥金24亿。
其他房企的积极性不算太高,只有建发、保利、招商报名了3宗地的竞拍,而中海、华润、华发、龙湖都仅报名2宗地。
在开拍之前,位于坪山碧岭的G11330-8045宗地已经成交,以15.49亿底价被天健+深投控联合体拿下。
在正式开拍后,第一宗拍卖的是宝安沙井A301-0602宗地,宗地起拍价19.29亿,有5家房企参与竞拍,热度非常不错,在经过62轮举牌后,终于达到最高地价22.18亿、最高企业自持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2万㎡。
随后,应价的招商、青岛海信两家房企进入了摇号环节。
最终,被招商以22.18亿、配建2万㎡自持租赁房的代价拿下。
拿地规则放松
土拍出现三大变化
相较于此前每轮集中供地都不少于6宗,最多时甚至一天卖22宗地,深圳此次供地数量相对较少,且在土拍规则上出现了三个变化。
其一,出现“双限单竞”的出让模式。
根据土拍公告,位于坪山、龙岗、光明马田的三宗宅地,采用“双限单竞+摇号”的方式竞拍,而非此前沿用的“三限双竞+摇号”。
有观点认为,采用“双限单竞”后,房企不用再竞无偿移交的公共住房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房企的建设成本,也有利于冷门地块的出让。
这次的光明马田宗地,也就凭借这一规则改变,从去年的“流拍”一跃成为了今年最受欢迎的宗地之一。
其二,不再限制同一房企拿地宗地数量。
此前的宅地出让中,要求同一房企最多可竞得3宗用地(含联合竞买),取消这一限制,或为了促进土地市场的活跃度。但从这次的土拍来看,房企们还是比较谨慎,并没有出现一家拿多宗地的情况。
其三,则是大部分宗地的商品房限价有所上涨。
这次房价上涨的宗地有4宗地,从160-5000元/㎡不等。
涨幅最高的是光明马田A629-1340宗地,上涨了5000元/㎡,涨幅11.8%,宗地的未来商品房毛坯限价4.72万/㎡,而一路之隔的金地明峰府(2021年8月出让),限价4.22万/㎡。
宝安沙井的A301-0602宗地,房价也上涨了1250元/㎡。此外,光明新湖A650-0385宗地的商品房限价,较2020年11月微涨160元/㎡;坪山碧岭G11330-8045宗地的限价,较2021年8月上涨2400元/㎡。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