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图源:新闻联播
会议释放出三大信号:一是在超大特大城市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二是明确了城中村改造的三大重要作用和目的: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实现可持续运营。
本轮城中村改造在区域、主要工作方式及筹措资金上,都和之前的棚改政策有较大区别,并非“二次棚改”。
过去棚改针对全国范围,尤其以三四线为主,本轮城中村改造限定于超大特大城市,从居民的切实需要出发,在人口流入的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推动城市发展;棚改以大拆大建为主,而城中村改造是针对集体用地,更为复杂全面的城市功能及环境的更新,且成熟一个、再推进一个,不会在短期内对房地产销售市场带来集中影响;另外本轮城中村改造强调要坚持城市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
整体来看,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对当下及未来更长远的中国经济、人民生活品质具有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深圳等超大特大城市,如何在新部署下探索出更多新路,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深圳城中村改造进程及模式探讨
深圳作为典型的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城中村的规模体量更是位于全国前列。当前,城中村改造的痛点主要为:改造体量大、牵涉各方利益征拆难度大、实施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等。城中村改造的“深圳模式”,正不断探索破解这些痛点。
城中村如何改?深圳针对城中村改造,由政府统租后实施综合整治更新,并纳入政策性住房保障体系。
01
城中村改建保租房
2023年至2025年,深圳将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46万套(间)。为规范保租房筹集工作,加快发展保租房,今年5月,深圳市住房建设局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管理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根据政策,住宅、商务公寓、产业园区配套宿舍、城中村房屋可以筹集作为保租房。在筹集方式上,通过租赁或者合作经营收储房源,属于城中村房屋的,房源收储合同或者委托运营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少于10年。
02
当前由政府主导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
今年以来,深圳把大力推进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作为提供更多保租房的政策选项和重要手段。2023年全年,深圳全市计划通过城中村改造,筹集保障性住房5.2万套(间),约占全市城中村租赁住房总量的1%。截至目前,深圳全市已纳入保租房规范管理的城中村房源约4.99万套(间)。为推进城中村改造,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与微棠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安居微棠。早期由微棠进入改造的元芬村,已从“握手楼”改造成了多彩公寓。据悉,安居微棠已在深圳摸排了167个城中村、3万个楼栋、超3000万平方米潜力改造空间。安居微棠对城中村改造后的房源,统一纳入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方的房源租赁情况、租金价格均受政府监管。改造后的租金以不涨为原则,单套租金原则上与改造前基本持平。深圳以该方式提供给新市民、青年人 “高品质、低租金、全智能”的宜居产品。
03
鼓励企业探索“非租金增值收益”
由于租金方面的限制,保租房的租金回报率相对有限。因此,在保租房运营机制中,企业将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在供应链体系、商业配套等方面,探索通过规模经济、获取增值收益的可能性,以维系租赁企业的长足发展。
来源:克而瑞深圳
21小时前
21小时前
23小时前
2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