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起秦皇岛南到深圳的205国道有3130公里长,而它的深圳段,沿线居民更愿意叫它为深惠路,如同称呼原特区内的市政路——深南路、笋岗路一样。
在接受完改造手术一年后,深惠路将于本周正式改名成为“龙岗大道”,改名之后的深惠路将作为龙岗区市政道路的代表,与深南大道、宝安大道连成一体,贯穿整个深圳市。事实上,深惠路改造至今,“拥堵”、“变脸”等词汇就一度成为深惠路“代名词”。因而,当龙岗区喊出要将深惠路改造成“第二条深南大道”时,质疑再次“盯”上了这条路。
改造后的深惠路与作为城市名片的深南大道相比,仍有诸多不足之处。
深惠路上货车横行。
在深惠路上,有单车道被毁坏变成临时停车场,令骑车的市民无所适从。
众所周知,深南大道集中了深圳商业、建筑、景观的经典,浓缩了三十年改革开放历史,是深圳响当当的名片。而去年才完成改造的深惠路,虽然道路扩宽了,路面也平整了,但周边却满是村镇厂房,泥头车、货柜车到处跑,车祸频发……改名后的深惠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达到深南大道的高度,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软环境:农民房VS总部大厦
昨日,记者驱车从深惠路沿线的布吉关一路向北,沿线大多是鸽子笼一般的农民房,偶尔有一些高层建筑夹杂其中,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招牌挂在门前,有的居住在农民房里的居民直接将衣物晾在外面。
从历史上看,深惠路沿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都是工业区,沿线便出现了一堆小店铺、餐饮店、建材店等。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真正的商业和生活服务区也开始出现在深惠路沿线,比如龙岗天虹附近的片区,但是这样的区域在深惠路沿线依然是不多见。在大运会期间,龙岗区政府有意将一些汽修五金企业撤出深惠路沿线,但是留下的一些空置厂房却又产生新的问题,因为旧的工业区厂房年代久远,难以吸收到优质企业入驻。
相比起深惠路,深南大道的沿线贯穿了原特区内的罗湖、福田和南山三区,沿线的建筑都已经为高档写字楼和商业建筑,云集了深圳众多的著名企业,仅建立总部大厦的就有华润、深发展、华侨城、飞亚达、创维、长城、腾讯等。其中还形成各自的特色。比如深大、高新区的“科教段”,华侨城片区的“旅游段”,车工庙片区的“商务段”,市民中心周边的“中心区”等等。
原因
旧改是难啃骨头
沿线全面改造或需投近500亿元
记者从规划部门了解到,深惠路沿线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混杂。在规划区的土地利用情况中,旧村和工业用地的面积达到41.1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40%,而公共设施类用地只有6.19平方公里,仅占总用地的6%。如果深惠路要追上深南大道的级别,下足功夫进行旧区改造势在必行,而深惠路沿线需要全面改造的地块共65个,总面积为1040公顷。
曾有专业机构在2007年估算,以每公顷投500万元计,综合整治需要投入10.6亿元;假设建成区平均容积率1.5,按照目前市场厂房2000元、私宅4000元的收购价计算,如果全部由政府主导实施,全面改造需要投入521.7亿元才能对全面改造土地实施征收。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因深惠路改造经营受影响,一商住楼便独得3200万元补偿。若按此标准,在如今地价和房价上涨的背景下,深惠路沿线改造成本或将远远超过500多亿元这个数目。
对此,深圳规划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这大片的旧改难度可想而知,没有5年或5年以上的时间难以全部完成。”早在2009年深惠路改造时,就有上百户业主前去横岗街道办信访,认为他们在同一位置的拆迁补偿不一样,而光是协商好拆迁协议就已经是两年前,没有想到之后还生出事端。就像深南大道周边当年大冲和岗厦改造一样,虽然曾经造就了亿万富翁,但是依然会有“钉子户”,拆迁的过程也是十分漫长的。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