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储备用地不是“唐僧肉”,相关部门和单位更不能将之视为牟利工具,大搞“近水楼台先得月”。具体到银湖社区国有土地被侵占一事,既然2005年就发现问题,为何不一查到底?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位于罗湖银湖社区的一块1.6万平方米的国有储备土地,规划用途为公共绿地,8年来在没有正式签订租约的情况下,被人占用并建设成收费足球场。昨天,深圳特区报在头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令又一桩深圳国有储备地变球场牟利的事件进入公众视野。
之所以说“又一桩”,是因为在今年4月,晶报即曝光了一片位于深圳市中心、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足球场违法占用国有储备用地长达8年之久的事实。这片足球场名为“展鹏”,位于福田区莲花山脚下,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在不少深圳市民眼中,这就是一块合法的公共运动场地。为缓解深圳儿童医院停车难的问题,有关部门决定将这片土地用作医院临时停车场,在此过程中,球场违法占地8年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同样是侵占国有储备用地,同样是开办足球场,同样是借地牟利,同样是违规达8年之久,这么多相似之处,让人不能不感叹事件的戏剧性。
富于戏剧性的还不止于此。展鹏足球场违规侵占国有土地之事被曝光后,曾在社会各界激起强烈反响,如今前一桩丑闻尚无处理结果,后一桩“翻版丑闻”又接踵而至,前后相隔才3个多月,如此景象,令人错愕。
与展鹏足球场违规丑闻浮出水面一样,银湖社区国有储备用地被侵占的事实被认定,亦属“偶然”。前者被曝光,是因为儿童医院要修建临时停车场;后者被曝光,是因为台风吹歪了球场的金属立柱,存在安全隐患,由此引起附近居民的警觉。而假如没有这些个“偶然”,这些违规事件还会被“无视”多久,亦是不少人心中的疑问。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原罗湖规划国土分局为解决职工运动场所匮乏的问题,在这块位于银湖社区的国有土地上种了草,作为内部职工踢球的场所。2004年初,该分局委托一家企业管理球场,以适当收费的方式对社会开放,双方还草拟了一份租约。后因机构改革,该局被撤销,但球场却一直有人经营。2005年,深圳市土地储备中心成立,在清理土地入库时,这个“历史问题”被提了出来,但因为种种原因,地块始终未能收回。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