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经过改制,特发集团配股减持,深国商逐渐成为一家内部人控制的公司,零售百货业遭受冲击后,深国商就开始暗淡下来。"深国商二股东特发集团一位熟悉李锦全的高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深国商的一位董事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在深国商,实际掌权者是宋胜军,李锦全只能算个二把手。1954年8月出生的宋胜军女士是河北临城人,1984年,宋胜军从部队文艺团转业到深国商,成为公司创办人之一,连任深国商四届董事、总经理。据内幕人士透露,宋胜军与深国商董事长李锦全关系非同一般,跟随李锦全二十多年。
深国商由经营深圳国际商场起步,曾创下了"国门第一商"美誉,上世纪90年代中期,百货业不景气,在卖掉国际商场后,深国商进军房地产,开发了国企大厦、港逸豪庭、惠州阳光100、榭丽花园、融富花园等楼盘。
"这些项目我们都看到了宋胜军的身影,李锦全则鲜少露面。"深圳一位资深房地产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宋胜军从1984年深国商创立起就在公司,1996年担任公司总经理后,公司内外业务均由其管理。董事长李锦全年薪是36.3万,而总经理宋胜军是38万。这似乎佐证了宋胜军掌控深国商的事实,此外,深国商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公司的法人代表一直都是宋胜军而非李锦全。
深国商伤痕累累
深国商旗下唯一一个潜在价值较大的项目就是晶岛项目,但实际上从2005年以来就已经沦为深国商的融资工具。
"除去晶岛项目欠的工程款不说,晶岛房产证迟迟办不下来,无法再融资,也回笼不了资金,深国商的出路基本就完了,甚至可说是快破产了。"招商证券(600999)一位商业分析师表示。
深国商一位独董8月5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晶岛项目价值几十亿,但现在权属不清,房产证还没办下来,早期内部员工集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土地证抵押在建行,从渤海信托高息贷款也是建行牵线。"
8月9日,董秘曹剑对记者回应:员工集资的事情是有的,但现在产权是清晰的,上周已经在《深圳商报》公示了,房产证也正在办理当中。
不过,时代周报记者从深国商历年的融资贷款记录发现,深国商旗下的主要未出售资产大多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其中以晶岛项目作为抵押向银行借款额度高达11.37亿元。
尽管饱受质疑,但深国商还是向渤海信托借款13亿元"高利贷",半年利率为9.18%,一年利率为15%。
从2001年开始,深国商一直处在亏损的边缘,全靠处置资产、银行借贷维持生存。
到了今年4月,第一大股东和昌父子将其13.7%股份悉数售予香港百利亚太投资公司-一家成立才2个月、注册资本仅1万港元的壳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由秘鲁籍华人张化冰、张晶父女掌控的湖北冰晶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冰晶实业")。接着,和昌父子还 将其名下的晶岛项目40%股权转让给国学大师南怀瑾之子南国熙旗下的南亚基金。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