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我省各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差异性比较明显,珠三角地区发展比较成熟,集中了我省大部分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到位资金,市场占比大,商品房均价是粤东、粤西、粤北的2倍以上,部分城市供求关系呈现紧张;粤东、粤西、粤北占比小,房价低,但商品房的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等各项增速均高于珠三角,尤其是在调控下仍然保持了比较快速的增长,且供求关系比较宽松,后发优势较为明显。
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珠三角占主要份额,粤东、粤西、粤北呈现较快发展。
多年以来,广东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都集中在珠三角9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粤东、粤西、粤北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粤东4市(汕头、揭阳、潮州、汕尾)、粤西3市(阳江、湛江、茂名)和粤北5市(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6%、4.2%和6.6%,较去年的比重均有提高。但由于全省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短期内珠三角地区仍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主要领域。
尽管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地方的配套政策不断细化和明确,但受去年以来投资增速不断回升的惯性带动,加上今年各地“三旧”改造的投入以及地方计划新建和改造的保障性住房投资的弥补,今年上半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比第1季度进一步提高。
相比而言,珠三角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开发投资呈稳定增长趋势;粤东、粤西、粤北的市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加上基数较低,在政策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波动较大。从上半年来看,粤东、粤西、粤北的开发投资增速明显高于珠三角,体现出其房地产市场后发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强劲。
到位资金总体宽松,但资金压力渐显,珠三角占比大而增长缓,粤东、粤西、粤北占比小而增长快
得益于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去年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从低迷的整体经济环境中率先复苏,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对房地产业的投资热情和信心,房地产到位资金情况同比大有改善。随着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珠三角地区显现政策效应更为及时,所以上半年的到位资金同比增幅较1季度有较大幅度回落;而粤东、粤西、粤北上半年的到位资金同比仍维持高速增长。
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环比大幅下降,供求关系稍显紧张,珠三角较为明显
通过分析“批准预售”与“实际销售”的比值,可以大致判断商品房市场的供求关系。4月份开始政策更趋严厉,与第1季度相比,虽然各地区第2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仍有所增长,但各地区批准预售面积大幅下降。所以,上半年各地区的供求关系(批准预售/实际销售)较第1季度显得紧张;而珠三角的供求关系又比其他地区紧张,其中原因与部分企业持观望态度,推迟项目销售计划有关。
商品房销售进入调整僵持阶段
上半年全省商品住宅均价6913元/平方米,其中,珠三角为8001元/平方米,为粤东、粤西、粤北的2.3-2.6倍;粤东为3030元/平方米,为全省最低;粤西、粤北水平相当,约3370元/平方米。珠三角地区政策敏感性较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均出现下降,销售均价虽仍有上升,但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已受到遏制。粤东、粤西、粤北由于房价相对处于低位,价格洼地效应明显,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仍有增长,尤以粤西地区增幅最大;同时,由于这些地区房价基数相对较低,房价的同比涨幅较珠三角高,但上涨后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1小时前
1小时前
1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