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长9%,连续5个季度下降。出口增速等皆有明显回落,经济增长更依赖内需拉动渐成共识。当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同一年,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政策基调由抑变扬,开始“救市”,国务院在年底发布了支持房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13条意见。
2009年初,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汽车、钢铁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不包括房地产业。这也曾引起一轮对于房地产业支柱性地位的讨论。
“1998年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都曾借重房地产业。”在包括陈志在内等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过去多年,是否强调房地产的支柱性地位,与经济大势关系联系密切,经济大幅波动时,更容易强调房地产对经济拉动的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在房地产成功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尾大不掉的因素,类似地方对土地财政依赖过多,房地产吸纳资金过多,房价高涨等。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考虑,经济“去房地产化”,房地产“去支柱化”的声音就开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