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观高速 是我市首条高速公路
梅观高速公路是由深圳高速公路股份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是深圳市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国内第一批建设的高速公路之一。1993年开始建设, 1995年建成通车。起点梅林收费站至清湖立交段为双向六车道,清湖立交至终点黎光收费站段为双向四车道。
梅观高速作为深圳和东莞之间的主要通道,其建成通车对促进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梅观高速通车后,中外大型企业总部和高档的商住小区纷纷落户,道路沿线两边的荒山野岭逐渐发展成为房地产等行业争抢的黄金宝地,原来落后的边远村镇逐渐与原特区内的繁荣遥相呼应。梅观高速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解决民众出行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成为深圳市重要的交通主干线。
梅观高速施工过程当中,交通事故发生率比往常要多。图为负责人手机显示的交通事故汇报信息。
2
扩建后北段日通行能力
将提升至12万辆
梅观高速原设计车流量为日均5万辆,目前日均车流量已达到7.5万辆。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路的道路交通功能,进一步提高通行服务能力,满足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深高速本着“建管优质高速公路,提升社会运输效率”的企业使命,决定对梅观高速进行扩建和景观提升。
2008年深高速公司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办城市、办赛事”号召,正式启动了梅观高速景观提升和扩建研究。2010年,经省发改委及省交通厅批准,梅观高速北段按双向八车道标准进行扩建,2010年11月16日取得了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下发的深圳市梅观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清湖至黎光段项目施工许可证(G[10]021G[10]032)。
根据安排,梅观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以清湖立交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实施。其中:南段已根据市政府要求于2011年5月至8月进行了路面修缮及景观提升,为保障深圳大运会的举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北段工程于2010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两侧新建路基、桥梁施工及东莞至深圳方向新建加宽路面施工,并进行了第一次交通转换,计划于今年9月份完成深圳至东莞方向旧路改造及新建路面施工并进行第二次交通转换,整个改建工程计划于2013年年底前完工。
梅观扩建工程的投资全部由深高速自行筹措解决,北段扩建工程概算投资7.4亿元。扩建完工后,原来的双向四车通提升为双向八车道,日通行能力由原来的5万辆提升为12万辆,将极大地满足民众出行及沿线经济发展需求。
3
知难而上选择边施工边通行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目前通行的施工及交通组织方式有两个,一是实施原道路全封闭施工。实施该方式的好处是:一可以排除交通干扰,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工,工期得到有效保证;二不用考虑交通组织转换等问题,综合投资成本较低;三封闭施工便于安全、质量和环保的有效控制。对于项目投资建设单位来说,这是最佳也是最有利的方案。
二是采用边施工边通行的方式,也就是梅观现行的方式。实施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可以始终保持原有的车道通行,也就是双向四车道,但对投资建设方来说投资大、工期长,施工及交通组织难度高。深高速之所以采用第二种方式,是在充分认识并考虑梅观高速公路作为深圳的重要交通主干线,若采用全封闭施工的方式,势必会对周边区域的交通、市民出行甚至整个深圳市的交通带来严重影响,所以深高速经过多次深入地研究论证,决定“甘冒风险”、“知难而上”,最终选择了边通行、边施工的方案,并报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深高速这么做可以说完全是基于对民众、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选择边施工边通行的方式,也给道路施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深高速一直以来始终面对项目建设与通行保障等多重压力。
4
投入1400万元进行车流引导
为做好交通组织工作,在施工正式开始前,深高速提前进行了交通组织方案研究并进行优化,同时与交警部门、路政管理部门和协作单位(拖车等)进行多次反复沟通;同时为加强路面疏导和指引,深高速投入了1400万元购置了交通安全设施和设备,对全线进行隔离和车流引导。
同时,在梅观公路、布龙路、观光路、机荷高速等相关道路设置了施工告示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或择道行驶;通过路面电子显示屏、媒体、网络、客服中心等平台对外实时发布施工和路面交通信息,提醒司机合理选择行驶路线。
另外,深高速还专门成立了交通组织管理队伍,组建了交通协管队伍,聘请了20名交通协管员驻守关键点,值守疏导路面交通;深高速路政队和协作的拖车单位24小时随时待命,及时维护路面临时交通安全设施,积极协助疏导交通,快速协助处理因交通事故引发的道路拥堵。
5
扩建期间交通量远超负荷
根据目前道路通行状况,在梅观扩建施工期间需分流20%的车流才能保证道路正常通行,其最大通行能力日均约为5.1万辆,但目前实际交通量每日仍高达7.5万辆,超过最大通行能力的50%,交通量过大是造成交通拥堵的最主要原因;第二,由于施工期间无救援车道,每遇到坏车抛锚在路上或发生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都会造成短时的交通拥堵;第三,在交通转换点等一些位置,车辆插队、不按交通导引行车等不规范驾驶等行为也会给道路带来拥堵。据统计,梅观高速北段2011年的交通事故为110次,2012年交通事故为143次,交通事故上升了30%,而每一件交通事故都会引发拥堵;第四,近期深圳暴雨连连,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也不同程度地导致司机视线受阻,车流行驶缓慢。
6
进一步优化交通拥堵疏解方案
深高速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因梅观高速扩建施工带来的拥堵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疏解方案,对本次媒体及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深高速对疏解方案又作了进一步的优化:
1.针对出现的拥堵现象,积极组织协调各方,进一步优化施工与交通组织方案,尽量将对交通的影响减至最低;
2.加强沿线及重要转换点的交通指引,在周边路段的转换处增加交通指引牌;增加交通协管员,加强路面交通组织指引,在重要转换点达到不间断值守;
3.加强媒体、显示屏、深高速官方微博等媒介的信息宣传,及时将施工情况及路面拥堵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给公众,提醒过往车辆择路行驶。
温馨提醒
深高速提醒过往司乘在天气不好或路面出现拥堵时,遵行交通规则,有序通行,同时按照交通指引,提前择道行驶。
深高速欢迎公众拨打该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的电话28037120,及时反映遇到的问题和咨询路面信息。
梅观扩建工程 交通组织指引
梅观高速扩建完成后为双向八车道沥青路面,并增加了照明、景观的投入,道路通行能力、行车舒适性及道路景观等都将有质的提升。在此也呼吁广大民众对梅观北段扩建工程继续给予支持和理解,深高速也会继续加大组织力度,全力以赴,确保按期实现既定的通车目标,为广大民众提供一条优质的高速公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梅观高速公路处于深圳市南北向中轴线的特殊地理位置,承担着繁重的交通任务。为了满足施工期交通出行需要,并尽量减小施工期交通影响,工程实施按照“五阶段施工、三次交通转换”总体方案,采取“半幅施工、半幅通行”的交通运行模式,确保施工期间双向四车道通行。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主要进行两侧新建路基、桥涵的施工。该阶段施工不需改变原来的交通组织方式,对交通基本不影响;该阶段工作已完成。
第二阶段(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主要进行东莞往深圳方向左幅新建加宽路面的施工,该阶段施工仍不需改变原来的交通运行方式,但原东莞往深圳方向的救援车道需占用挖除,对原东莞往深圳方向的交通有一些影响,深圳往东莞方向不受影响;该阶段工作已完成。
第三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主要进行深圳往东莞方向右幅旧路处治及右幅新建加宽路面的施工。该阶段东莞往深圳方向需改行左幅新建路面,深圳往东莞方向车辆需借道原左幅旧路,利用往深圳方向的旧路和加宽新路共4个车道供双向通行,往东莞方向旧路进行封闭路面施工;此阶段双方向无救援车道,通行条件较差。目前工程实施正处于此阶段。
第四阶段(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主要进行东莞往深圳方向左幅旧路处治及左幅新建加宽路面上面层的施工。该阶段东莞往深圳方向借道右幅新建路面2车道通行,深圳往东莞方向改行至右幅加宽的二车道新建路面,往深圳方向旧路进行封闭路面施工;此阶段双方向无救援车道,通行条件稍差。
第五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主要进行绿化、机电等附属工程施工并开放双向八车道通行。
此外,在第二、三段期期间,由于观澜河大桥施工,需要在南、北桥头进行局部交通改道。
8分钟前
22小时前
23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