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两年,惠州滨海板块热度盖过西部滨海,叫板海南三亚。资源丰富以及交通的便利造就开发热潮,合正、华润、金融街、中航众多名企群雄逐鹿,以“史上最大规模”集中放量,动辄上千、万亩的超大规模造城式开发,密集汇聚在以惠东小径湾、巽寮湾为核心的滨海线上。深圳东海岸正在形成中国新的旅游地产版图。
酒店、游艇等高端配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深圳东部滨海物业中。
深圳东机遇大于挑战
资料显示,全世界60%左右的人住在沿海区域;沿海地区通常是经济发达区,领跑房价。深圳东一方面具有优质海滩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背靠珠三角城市群,具备市场优势,正处旅游地产的黄金启动期。据统计,深圳未来人口有望激增至2000万,而深圳的承载力难以为继,势必带来居住需求外溢。
几个支撑点可以看出,深圳东部旅游地产的机会大于挑战。第一点,目前惠东的旅游人口是450万,现在每年的增长数是30%,客源辐射日益广泛。第二点,目前惠州市正积极申请直通深港航线,开通之后将大大促动人口导入和区域发展。而交通的不断升级,直接带动深圳东滨海物业迈入“一小时生活圈”。有业内专家预言,未来深圳人的生活方式将与国际接轨,驱车一两个小时回到滨海的家,远离喧嚣,与海为邻,让身心彻底释放。
困扰深圳东滨海物业目前的问题,仍是周边亟待完善的配套。但是也有项目提出要打造深圳人“第一居所”的目标。最引人注目的华润集团的华润小径湾引进艾美五星级酒店、早教中心、国际学校、华润大学以及打造国际质感的滨海商业街和首家滨海健康俱乐部,从生活、休闲、健康、运动、文化五大主题配套铸造深圳东滨海生活。可以想象,未来片区不仅仅是“5+2”的模式,而是365天全天后无缝式的居住方式。极大延展了深圳东度假居住的内涵。
竞争白热化引发“海湾战争”
在小径湾、巽寮湾、港口双月湾沿线,除了开发多年的金融街金海湾,碧桂园十里银滩、合正东部湾、万科双月湾、富力威尼斯湾等大盘项目也陆续入市。当地的总建设规模预计超4000万平方米。开发时间至少在3-5年。据统计今年该板块将新推洋房、公寓超过2万套,别墅类物业约5000套。伴随着深圳东滨海片区热度的提升,开发商推盘进度也不断加快。而开发商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
在东部滨海板块中,规模最小的万科双月湾,约75万平方米;最大的是金融街项目,占地面积达到2900万平方米,致力打造世界级的滨海旅游度假地。富力威尼斯湾占地7000亩,约530万平方米。旁边还有一个4000亩的项目,两个项目会规划成为一个整体。碧桂园十里银滩占地144万平方米,合正东部湾占地133万平方米。
“未来三至五年,这里将成为最热的,也是最有潜力的海岸住宅片区。”一位开发商坦言。这么多的货量、这么大的市场,各家在营销手段、产品开发、后期服务、片区提升上都投入很大精力。除了自然资源外,在五星级酒店、游艇会等配套上也下足功夫,比如金融街规划有5家五星级酒店,合正东部湾大打游艇牌,碧桂园·十里银滩的酒店会所也已开业。
同样也有来自业内的质疑声,如此低价格的定位、大跃进式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或将弊大于利。观点指出,政府在这里面没有获得长期收益,企业也没有获得更好收益,消费者貌似买了便宜房,但是人群的质素跟不上,消费力也不够,因此难以支撑项目规划的高端配套。因此如何避免出现“黑灯区”,持续运营区域,成为入驻开发商共同面对的问题。
合力打造 “深圳东”品牌
“旅游地产是一个新的产业,在五年前或者是十年前都没有。”专业观点认为,目前滨海线上大部分项目尚属于景观地产,十几家品牌房企抢滩,整体推盘量惊人,无论是旅游资源价值也好,还是房子本身质素,顶尖配套也罢。深圳东沿海要真正地投入大海的怀抱,还缺乏运营元素。
比如深圳东部华侨城,成功运营主题公园和酒店,得以支撑其项目价值,又比如海南,先有了旅游产业,从而带动房地产业。换而言之,地产价值不取决于风景,也不取决于房子本身,取决于片区消费能力。旅游元素越丰富,配套越齐全,消费人群越多,影响力就会水涨船高,辐射面也会更广,形成一个互动和良性的发展态势。而地产的品质、运营的手段,以及政府的政策培育以及资金投入,上述因素都将影响区域后续发展。
大盘云集、房企扎堆,政府与房企如何协力打造区域?目前板块上的几个项目,都在不同程度的进行特色旅游因素的挖掘。比如说金融街善于做度假区运营,合正东部湾发掘了希望借助游艇小镇来度假的消费群体;双月湾虽然距离更远,但有古城、渔港等人文因素,契合深海度假主题。目标客群不同,需求也不同,每一家开发商产品看似相同,运营的核心则各显风情。
“在整个湾区里形成合力,每一个开发商发挥自己最独特和最善长的优势。齐心协力把‘深圳东’品牌做起来,去影响珠三角、辐射到全国。”一位巽寮湾的开发商的如是说。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