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土地储备方面,深振业也面临发展瓶颈。最近三年,深振业未新增任何土地储备,并且在其大本营深圳,除目前开发中的振业峦山谷二期外,已没有任何土地储备。
对此,相关分析师表示,深振业其实一直以来的业绩锁定性都不佳,主要是过于谨慎的作风制约了销售情况,同时因土地市场升温、竞争加剧使其拿地难度加大,这使得深振业的土地储备严重欠缺,导致其发展缓慢、甚至过于保守。
而在房地产企业较为常用的财务杠杆方面,深振业也表现的极为谨慎。
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末,深振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2%,扣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仅为36.5%,这些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深振业财务相对稳健,但在业界看来,却更多的缺乏进取,因为在强调高杠杆的房地产领域,这就意味着资本腾挪空间小。
相关分析师就直指,深振业的财务状况会直接导致其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融资能力不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对此,深振业董事长李永明也曾坦承,“我们公司还是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也偏弱,土地获取方式不多,个别地区公司土地储备不足,应该说公司的最大风险还是土储不足的问题。”
而究其原因,相关分析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作为老牌国企,深振业本身在经营方面不会有主动创造的欲望,所以其一直不具备做大的诉求。
“不过在如今深振业极有可能成为深圳国资系地产整合平台后,上诉状况或许会有所改观,最近的总裁调整也许就是深振业变革的信号。”上述分析师还提到。
2025-09-04 11:39
2025-09-04 08:23
2025-09-04 08:16
2025-09-0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