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上广房地产企业“逆调控”大跨步拿地,5月,广州、上海、北京等地不断制造新“高价地”, “高溢价”、“数百次举牌”等大戏频繁上演。究其背后,多方面原因促成这场土地的盛宴,一方面,房企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发展仍长远看好;另一方面,房企去年以来销售良好,资金充裕,加上近期去年以来的快速消化,库存已在逐渐缩量,房企拿地补仓积极。
以深圳市场为例,从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可以看出,房企库存担忧日渐远去。12年下半年以来楼市持续复苏,供需两旺。随着市场成交氛围日趋活跃,去化时间一度降至9个月的临界线以下。下半年开始开发商加紧步伐增加供应,年底新房库存增量陡然加大,然而市场的消化速度却更快一步,去化时间在去年底短暂地高出临界线后,年初破线转头向下,自4月起连续两月低过8个月,至5月底,新房去化周期只需7.1个月。
数据来源:深圳中原研究中心
今年以来,市场延续了去年复苏的势头,再加上“国五条”政策的间接推动,今年前4个月的供应进一步迸发,推盘量达到131万平,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92.6%。进入5月,随着市场对于新政的逐步消化,购房者已日趋理性,开盘动辄八成以上甚至受捧的现象不复再现,上半月唯一一个新盘以不到3成的销售率让市场警醒,最懂“察言观色”的开发商也适时减缓了供应的步伐。5月的总推盘量大打折扣,仅为4月的一半,除此之外,推盘策略和节奏也有所转变,为了保证相对稳定的开盘销售率,近期多以“小步子”试探为主,从推盘项目个数来看,5月跟4月一样同为20个,然单次推盘量却整体偏小,最多也不过幸福城的330余套,其余皆以一两百套来试探,几十套的加推项目也不在少数。
毫无疑问,从市场反应来看,房价仍是制衡普通商品房成交量的关键因素,购房者经过前期的非理性释放后,也渐渐回归理性。随着去化速度的加快,房企压力渐小,短期内暂无降价的可能性,加上房价控制目标下的限价约束,开发商积极大步推盘的动力减小,将以试探性的小量推盘策略来维持正常的库存去化速度,新一轮拉锯战在买卖双方或已悄然展开。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