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 新泽西模式,完成人口疏散
纽约市为美国最大、最拥挤的城市,人口密度达 10,194 人/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止,“纽约大都市区”已经历三次大型规划,上世纪50年代,大量纽约居民由纽约市中心搬往郊区。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纽约市郊区城镇建起许多大型购物中心。经过近百年的规划发展,纽约市已经完成了人口向郊区“卫星城”的疏散过程,如今面临的则是重振中心城区繁荣的问题。事实上,在城市规划意义上的纽约,通常范围会比纽约市更大,指“纽约大都市区”,面积3万平方公里,不仅包括纽约市,还包括新泽西州的12个县 ,很多在纽约市工作的人,都住在周边地区,比如在与纽约市一河之隔的新泽西州,每天有大批的人“渡河”来上班。新泽西州,昵称为“花园州”,因为房价比纽约的便宜很多,很多在纽约的富人或者工作的人都会在新泽西买房子居住,因此也被称为“富人州”。
在新泽西州的自由公园对面就是纽约市区,自由女神像、曼哈顿地区、国大厦、新世贸仿佛就在眼前。大草地上人们在做着各式各样的事情,有的在打棒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席地而坐不知在聊些什么,有的一家人摊开来一张桌布在野餐,不亦乐乎。时常还能见到发出轰隆声响的哈雷摩托车队潇洒地奔驰而过,恣意地宣泄着他们的骄傲和张扬。
华盛顿 雷斯顿,城内工作,城外生活
华盛顿白天的人口约为982,853,夜晚流动出华盛顿的人口为410,000,占常驻人口的72%。
1964年最初规划的雷斯顿新社区离华盛顿特区15英里远,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到能容纳5万人,达到饱和状态。SASAKI事务所的规划使市中心成为社区的焦点,一个郊区的新中心。附近郊区的开发是由汽车为一大片单一用途的区域提供优质服务,而雷斯顿城中心则由一系列混合用途的街区、城市街道、公园和步行广场组成是工作、休息、娱乐各种功能齐全的小镇,是华盛顿人生活置业的理想之地。
傍晚时分,工作在华盛顿的人都集到雷斯顿来,漫步闲逛商店购物,休闲SPA,酒巴聚友,纵情享受工作之余的惬意受捧。这里的餐饮店、文雅的综合体商店、豪华的露天广场、活跃的溜冰场等一应俱全,而且一旦来到那儿,人们不必从一地点开车到另一地点,停好车就可以玩一个晚上了。
东京 多摩,解决中心城市住宅需求
东京物价、地价世界第一。人口密度6992人/平方公里。日本政府自上世纪50年代起,围绕着“多中心”城市规划,先后制定了5次东京都市圈结构规划建设 ,即在整个都市地区促进大量的、多样的副中心和卫星城的发展。但无论怎样调整,轨道交通建设始终是日本“多中心”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与美国大都市依靠小汽车交通的发展模式不同,东京的空间发展模式是以发达的公共大交通为基础的。公共大交通体系是由广域干线道路网和铁轨道网以及各种汽车、地铁、轻轨等交通工具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东京都市圈绝大部分的客运依赖轨道交通。每天上班上学的人中,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占到86% ,在高峰时段,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1%,居全球首位。多摩是一个教育、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新城市。满足东京人口的居住需求。
多摩到市中心乘坐电车需要1小时左右,上下班非常便利。除些,多摩还有丰富的大自然资源,居住在这里的人可以直接饮用到纯净的水源,呼吸新鲜的空气,还可以亲手将从地里摘下来的蔬菜煮成各种美味嘉肴。这里生活成本和房价相比东京要低得多,是东京人置业佳地之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口的增长,人口密度居全国之首。深圳也将会面临着像纽约、华盛顿、东京这样的问题,深圳人的居住未来在哪?从自然资源、周边配套、交通等方面来看,深圳东是最有可能成为深圳人居住的选择。然而珠江地产在深圳东七年沉淀,得到了深圳人的肯定和认可。一向以人为本的品牌信念,新项目珠江·四季悦城将是成为深圳人置业的载体。
【深圳珠江·四季悦城】(论坛)首创深圳东百万平米零帕公园式住区,意在为更多的年轻人打造零压力生活目的地。3月1日(本周六),【深圳珠江·四季悦城】大型气球海洋馆艺术展暨新品发布会即将华丽启幕,同时珠江首创四季样板间也将盛世绽放,现场精彩活动不断,更有机会赢取IPAD等时尚大奖。现阶段约90㎡舒适三房先接受3千抵2万的诚意登记,活动当天到场还可以额外享受10000元“梦想·家”置业基金的优惠,详情请见http://sz.fzg360.com/newhouse/201310/119578_view.html。
交通路线:
深汕高速:机荷高速(惠州方向)——深惠高速——深汕高速——坑梓收费站下——左转丹梓大道东——龙海二路(珠江四季悦城)
沿海高速:盐坝高速——惠深沿海高速——澳头收费站下右转——石化大道——右转龙山二路——龙海二路(珠江四季悦城)
销售地址:惠州大亚湾西区龙海二路珠江·四季悦城销售中心(珠江东岸南区)
咨询电话:4008181360转13078
2025-09-04 14:56
2025-09-04 11:39
2025-09-04 08:23
2025-09-04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