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令的“数字游戏”
自2010年4月起,从限购令到限贷令,各种急律令层出不穷,却是收效甚微,如今再出限价令,是否真的能够扭转呢?
“限购、限贷之后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首次置业等购房者突然发现买不起,而且一次性付款的比例提高了。实际上,经过了两个多月的震荡,又开始反弹。
之后再出台限购,一两月之后,市场还是很热闹。所以,出台了新“国八条”,里面最主要的,一是限购范围扩大;二是限价,中央政府要求各个地方政府制定房价上涨目标。你会发现,调控手段是从间接的市场手段,一直到目前直接的行政手段。”王海斌如是说。
“市场这么矛盾,房价涨幅这么快,供需矛盾这么激烈,你说怎么办?这是一个发展阶段。”王珏林以三个“这么”强调道,“在这个发展阶段,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整。”
深圳综合开发院旅游和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限价令将常态化。相比较常用的信贷货币手段,行政手段在调控阶段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限价令这种直观的手段虽然生硬,但是管用。”
王海斌表示,“地方政府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数据上来看房价不再上涨。这就是现在的要求。第一,豪宅由预售转为现售,那么所有的预售房里面就没有豪宅,就等于把最高的去掉;第二,根据去年的均值来作为衡量标准,也就是意味着,今年的房价会控制在去年的水平上,至多5%,这样一来备案价格就会成为成交的上限,而且每一套房的价格都在进行价格公示,这个价格是绝对不能动的,如果要动的话,就得重新备案。”
这是一场“数字游戏”,不过游戏规则的解读方式却是因人而异。
“如果说南山区房价不能超过8%,也意味着房价还有8%的涨幅,几乎可以说是掩耳盗铃。”深圳资深地产人士崔元星调侃道。
对此宋丁认为,“一刀切”肯定会伤及部分开发商。市场化的结果就是往合理走,卖得了高的往高走,卖不了高的就往低走,但是限价的结果就是都往高走,可以说是鱼龙混杂,用“一刀切”的方法掩饰了供需方面的差异化。
“限价,对开发商的成本回收以及利润追求是不利的影响,所以不得不通过推迟销售或者延后申请预售证来对应政策。现在可以说是缓冲之际,继续观望新政策是否能够管得住,如果管不住,开发商就不怕了;如果管得住,开发商这种应对之策也持续不了多久。”宋丁表示道。
王海斌认为,在这场博弈中,开发商将进退维谷。“如果开发商资金链比较紧张,新开工项目还没有达到50%的话可能会因此停下来;如果超过50%的话,可能会加紧开工,全面推向市场,制定合理价格,迅速加快周转,不然的话,今年肯定会很难受。”
对于限价令的持续性,他同样表示怀疑,“从成交价上来看均价,从均价下降来判断整个城市的房价得到了控制,但是这个控制并不是从根本上来进行控制,只是堵住了,所以未来上涨的动力还是很多,反弹是必然的。”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