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被凤凰财经频道、腾讯网等多家网站转载。报道刊发后,深圳各大媒体及中央媒体也就本报报道向相关单位进行采访并报道。新华社深圳2月2日电称,“《深圳商报》记者随机抽取了部分业主资料进行核实,发现这些资料的准确度极高……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2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他们已进行核查。”
昨日下午,国土部门和天威视讯就本报报道作出回应。
天威:可能被代理商泄露
天威视讯市场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认真看了本报的报道,对本报图片进行了分析。图片上除了“用户编号”不正确之外,表格形式基本上与天威视讯的用户登记表相符合。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5年前,天威视讯开始在特区内推广数字电视,当时要给不少小区住户装机顶盒,业务量很大,因此天威视讯就聘请了一些代理商和临聘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在数字电视整转期间,天威视讯交给了代理商和个人一些住户资料,虽然数字电视推广完成后,天威视讯全部将这些资料回收,但这些代理商和临聘人员是否留有备份无法得知。
据天威视讯张工程师介绍,天威视讯用户信息管理十分严格,虽然他们可以看到用户信息,但是无法批量提取,而且用户的信息系统没有链接互联网,连U盘都无法使用。另外,天威客服人员输入用户资料时,电脑上只显示出一个用户信息,其他用户信息不会显示出来。所有客服人员的电脑USB接口都封闭,也没有链接互联网。为了安全起见,在客户服务中心还装有摄像头,对客服人员实施监控。
市场部有关负责人说,凡是能接触到用户资料的员工,都会签署保密协议。
这位负责人说,天威视讯也是第一次遇到用户资料被泄露一事,从目前天威视讯调查的情况看,他们公司的用户资料很可能是2005年办理整转业务时,被部分临聘人员或代理公司泄露出去的。在今后工作中,天威视讯会做好用户资料的保密工作,不会让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国土:不是从国土部门流出的
本报对业主资料被泄露一事的报道,引起了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的重视,规划国土委先后对登记中心、信息中心、市场处、第一直属管理局等这些可以看到业主资料的部门进行了调查,经核实,业主资料不是从他们这里泄露出去的。规划国土委郑重承诺,假如查出内部有人泄露资料,将交由警方处理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工作人员说,他们详细查看记者提供标注有“国土局2006.9.20”字样的业主资料表格,经过调查这张表格不会是规划国土委所制报表。2006年就已经没有“国土局”这一名称了,而是“国土房产局”,简称为“国房局”。
规划国土委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房地产信息系统界面。如果要登录这个系统,先要输入密码,然后进入系统内,才能看到业主签订房产合同的流水号,点击进入是PDF格式的合同内容,上面有业主电话、住宅地址、身份证等信息。据介绍,全深圳市只有约20人有授权可以进入这个系统内,他们都签有保密协议。就算有人可以将业主信息拷贝走,要是不进入这个系统输入相应密码,业主信息就是一堆乱码。
据介绍,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时,先要到国土部门备案,经核实后才发放预售许可证。然后开发商和买家签订购房合同,这部分合同是要到国土部门备案的,开发商每签订完一份合同,房地产信息系统都会有记录。但是开发商如何处理业主资料,他们就不知道了。
2025-09-05 08:24
2025-09-05 08:12
2025-09-05 07:00
2025-09-05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