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海地产获母公司中国建筑338亿元资产注入后,如虎添翼的中海地产于8月19日在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正式对外宣布,公司拟分拆其全资附属公司,中海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独立上市。目前上市工作在积极准备当中,相信上市后将会对中海物业管理业务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会议即将开始,郝建民、陈谊、肖肖、罗亮等出席
其同时发布的2015上半年业绩报显示,上半年中海实现营业收入648.5亿港币,同比上升19.5%;净利润为163.2亿港币,同比增20.1%。且宣布全年目标提至1800亿港币。
由于期内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货币宽松政策持续,中央政府通过调整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流动性,并且通过见习以减轻企业的成本。受惠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放松,房地产市场氛围改善,整个房价有所回升,交易量有所增加。
郝建民代表中海介绍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及情况和下半年的计划
港澳经济发展平稳,房地产市场成交正常。集团整体业务表现理想。上半年中海实现营业收入648.5亿港币,同比上升19.5%;净利润为163.2亿港币,同比增20.1%,上半年集团整体销售不错,证明集团全国布局战略及发展精品住宅的策略是正确的。
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可望逐渐改善,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预计有更多政策上的支持,行业整合将会加速,淘汰一些管理能力较差、财富实力较弱的企业,如此形势对于集团而言,机会大于挑战。
由于刚性需求强大,港澳房地产市场前景依旧看好,集团将继续坚持适度投资的策略。
提问互动环节
提问1:人民币贬值对公司的债务有影响吗?
回答:公司的管理层经常会做一些压力措施,通过压力措施, 人民币的币值波动,对公司来说是可控制的。公司双平台多币种融资平台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无风险与危险。
提问2:7月份公布的销售业绩比6月份跌了很多,现在的业绩只达到您们的一半,请问你们今年的1800亿业绩目标是从哪方便得来的?人民币的波动,公司的利益支出会不会有变化?
回答:大概到每年的7、8月,销售业绩都不是很好,这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特点,所以说7月份的数字不能代表全年的,其实我们7月份的数据还可以,按以往的去化,每年都在70%-80%,中海货量规模有2800亿,完成全年1800亿目标有信心。
手头持有相当的港币和美元的现金,在香港的投资是少量的,这个都是我们认为风险可控的基础。
提问3:中海物业上市具体的情况?
回答:中海物业IPO正在进程中,会及时披露。
提问4:资产注入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贡献了多少?
回答:新资产注入为上半年业绩带来近30亿贡献,以及近300亿的货量规模。
提问5:内地房地都在转型,中海没有什么动静,怎么看转型,公司有什么打算?以及公司人员是其他房企喜欢挖走的对象,对人员流动这里怎么看?
回答:中海目前还没有转型方向,做好主业。我不反对或回避公司的改变,企业的变化意味着创新的增强,不改变就不会有太多的机会。不过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仍是朝阳产业,有很多机会和发展空间,我们整合的非常好,公司内外交接融合很好,业务发展带来很多的正能量。至于人员流动是很正常的现象。
提问6:公司下半年拿地的计划以及重点。
回答:关于公司土地储备计划,上半年没有考虑到注资完成后带来的约9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可供发展总建筑面积为226万平的土地储备,我年初给的目标1000万土地储备,下半年也会继续寻找适当的投资机会,方向肯定是有,但不方便具体透露。
1天前
2025-09-05 08:29
2025-09-05 08:24
2025-09-05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