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惠三地民政局签署《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民政事业发展合作备忘录》
20日下午,深莞惠三地民政局局长齐聚深圳,共同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民政事业发展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该《备忘录》签署之后,三地将探索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会员互认机制,社会组织将被允许跨市开展活动。
在便民利民等民生举措上,《备忘录》尤其谈到异地养老问题,三地民政局局长共同表示,目前深圳面临着床位严重不足,而惠州具有良好的土地资源、风景优美,东莞有良好养老设施。三地具有进行合作的基础,深圳老人前往惠莞养老有望成为深圳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
目前深圳户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万3千人,若算上非户籍人口在内, 深圳总共有40万老年人,而养老床位只有3597个,算下来常住老人每千人才有床位8.99张,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莞惠三地具有不同养老形势,《备忘录》中提出,三地将积极探索推进异地养老,通过盘活三市福利资源,统一发布三市养老服务信息,联合向社会推介三市养老机构,同时三市将适度错位发展,形成层次不同、内容有别、形式多样的互联、互补、互动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
年轻的深圳有“老化”隐忧
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存在“老化”的隐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早年来深圳创业的人逐步进入老年,一些内地的老人也跟着他们的子女陆陆续续地来到深圳。
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说,除了政府加大养老设施建设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以外,深圳把养老问题也寄希望于与莞惠两市的合作,“他们养老设施建得比我们好,资源优势也比我们强。”刘润华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深圳老人自愿的情况下,让他们到东莞、惠州两个城市养老。”
惠州环境好东莞设施全
惠州市民政局局长黄小妮表示,惠州经济发展不如深圳、东莞两市,但惠州的优势在于土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她现场邀请深圳的老人去惠州养老、号召广大企业到惠州投资建设养老机构。
东莞市民政局局长杨东如介绍说,与深圳的养老情况相比,东莞养老设施非常齐全, 杨东如笑着对刘润华说:“我们有的养老院很便宜,每年才1000元,深圳肯定不止这个价。”刘润华也表示,深圳老人若能被吸引去莞惠养老,费用必然会低很多。
相关内容
社会组织或可跨市开展活动
7月20日,国家民政部与深圳市政府签订了《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其中提到要探索深莞惠民政事业的区域合作。
昨日,三地所签订的《备忘录》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搭建三地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平台,该平台的建设也是部市协议具体贯彻措施之一。
根据《备忘录》,三地将探索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会员互认机制,通过备案等方式,允许三市行业协会、商会互设分支机构、互设异地商会。
其中涉及到很多细节,比如三市行业协会跨市互认会员、探索社会组织跨市开展活动等。
深圳孤残儿童拟在惠州寻新家
《备忘录》中指出,三地将探讨区域内孤残儿童和流浪人员的安置机制,整合服务资源,开展跨市委托服务的新方式,这意味着在深圳住不下的孤残、流浪儿童将可能送到惠州、东莞,委托他们的民政机构代为管养。
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说,目前深圳总共有1000多名孤残、流浪儿童,但看护能力已不胜负荷,如深圳市福利中心原本设计容量为200人,如今却有500多人入住。
刘润华透露,在三市合作协议签署前,他已经与惠州市民政局局长黄小妮商量,把深圳解决不了的孤残、流浪儿童暂时放到资源充裕的惠州福利机构。
19小时前
19小时前
19小时前
19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