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龙岗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中,人大代表马锐雄提出了原特区外村小用地的产权遗留问题,希望加快推进村小用地转征及地上附着物回收,以此有效地盘活学校用地存量,扩大公办学位供给,缓解学位紧缺。
不动产产权争议
影响村小改造发展
马锐雄指出,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理念,至今已快12年了,然而从学校建设的角度看,原特区内外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原特区内学校由市区财政投入建设,而原特区外,从上世纪80年代至2004年,一直实行“三级办学,三级管理”,以此调动村镇办学积极性,解决学校建设投入问题。
据统计,龙岗区现有村办学校42所。目前村小存在突出的“二元”体制:一方面学校已纳入政府运营管理,另一方面各村投资建校形成的校舍资产产权归村股份合作公司所有。因拆旧建新、改造整治等因素,部分学校不动产产权归属存在争议,形成了大量共有产权物业,影响了村小的后续改造发展。
改扩建区内村小
可增加8400个学位
随着龙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打造“深圳东部中心”的定位,龙岗基础教育学位紧张问题日趋突出。据了解,近三年来,龙岗区每年新增学位都在10000人以上,但仍未能满足需求。为此,马锐雄提出,村小新建和改扩建可以有效地盘活学校用地存量,扩大公办学位供给,是缓解学位紧缺的有效途径。经初步测算,龙岗区现有村小用地通过重新规划改扩建,可新增184个班,增加学位8400个。
“由于村小土地及原有校舍权属不清,导致规土等部门无法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等证件,扩建无法进行。”马锐雄建议市规土委、建设、工务等相关部门,对急需改造的村小采取以函代证等方式给予支持。据初步预算,龙岗区42所村小产权回收补偿需要资金17亿元。建议相关部门出台具体的指导文件,加快推进村小用地转征及地上附着物回收。
村小改造应与安全整治相结合
马锐雄还建议村小改扩建应该与校园安全隐患整治有机结合,由于大部分村小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未履行完整建设程序,建设标准不一,造成建筑质量、消防等级参差不齐。解决村小的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村小改扩建,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建设平安校园。同时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促进特区内外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