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份2015年购物中心业绩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407家购物中心开业,其中华东183家,华南51家,西南43家,华中38家,东北34家,华北32家,西北26家。万达、苏宁和华润包揽了前三名。其中,万达2015年共有26家购物中心开业。
而据房掌柜查阅万达2014的董事长工作报告发现,万达2014年共累计开业109个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数量的锐减,而以万达为代表的区域综合商场收租却稳定增长。这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大连万达——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集团,在面对商业过剩的局面下暗暗发力不辍。
万人调整
在2月14日节后上班首日,万达高管站着开会。“今年工作有更大不确定性,完成今年目标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王健林如是表示。
付出努力从去年就已经开始。
2015年终工作会议上,王健林一声令下,2016年的预期总收入下调12%。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地产收入目标从2015年1640亿元减少到1000亿元!
这意味着创造640亿元收入的团队将面临调整,据悉,约5万名万达员工面临新的抉择。
王健林表示,房地产人才未来只能占万达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与规划中房地产收入占比一致。而目前主营房地产的万达商业员工总数在8万人左右,占全万达的60%。
此外,通过外界投资、万达输出的轻资产模式来开发运营万达广场,使得万达不再需要庞大的房屋销售系统,来支撑持有型物业的拓展。预计将波及万达员工约3万人。
主动进行万人级别的人事调整,是万达第四次转型的需求。即从以房地产为主转型为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数年后,互联网金融将和文化产业一起撑起万达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
在王健林看来,实现成功转型并非简单地缩增业务,而是打好轻资产这张关键牌。
轻资产化
万达过去有文旅、北区、中区、南区四大项目管理中心。为了贯彻轻资产战略,在新的编制中,除原本就以轻资产运营的文旅项目外,其他三大项目管理中心均会被撤销。
这样的变革在2015年的变革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比如上海宝山万达广场是万达轻资产改革的重镇。房掌柜查阅相关资料,2015年6月28日后,万达宝山广场是万达商管的直接对接部门,砍掉了中间的运营中心,商管总部领导直接将5个大型商铺分成71个小型商铺,以增加租户数量,拉高总体租金收入,调整完成后,宝山万达广场的总租金收入增长38.7%。
2025-09-05 08:24
2025-09-05 08:12
2025-09-05 07:00
2025-09-05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