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着力点,在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两点:
一是避免短期化行为。全球经济要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需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是一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持久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要树立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保持滴水穿石的耐心,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二是避免不适度。无论是需求政策还是供给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结构政策,无论是发展政策、改革政策还是社会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比如,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
■“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问: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国内社会普遍关注。这项改革是否已形成一揽子成熟的工作方案?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权威人士: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全球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结构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我们有制度优势,一定要形成共识、狠下决心,马不停蹄向前走,千方百计抓落实,扎实作为见成效。
去年以来,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进行了全链条部署。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专题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提出了“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搞清楚谁来干,搞清楚怎么办。
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央各部门紧锣密鼓,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同时,各地也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广东、重庆、江苏、浙江、山西等陆续发布了本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不少企业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主动抑制盲目扩张冲动,收缩战线、突出主业,有的已从“减量提质”转为“量质双升”。
2天前
2025-08-15 08:05
2025-08-15 07:00
2025-08-15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