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高铁、机场——打造海陆空立体化大交通
根据规划,河源将力争到“十三五”中期,全面建设“五纵四横”(五纵:粤赣、惠河、大广、东环、武深、河惠莞等6条高速公路;四横:汕湛、汕昆、河汕、河梅等4条高速公路)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届时,河源高速公路里程将由现在的232公里增加到840公里,实现翻两番,占全省的1/10。河源将实现“县县通高速”、95%以上乡镇半小时内上高速,全市所有县区可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
此外,赣深高铁在河源境内路线走向基本确定,经过和平、龙川、东源、市区设4站,设计时速350公里。按照设计的时速,赣深高铁建成后,河源到深圳只要约半个小时;整个京九客专全线通车后,从河源至北京全程只需要6个多小时,相比现在需要做27个小时的火车,时间大大缩短。除了赣深高铁,河源还在谋划2条高铁,分别是龙川至龙岩高铁(杭广客专部分)、广河客专,3条高铁在河源境内交会。
河源不仅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在不断完善,河源高瞻远瞩,把眼光放在了航空领域。建设河源通用机场和水上飞机项目,则是谋划重要一环。
据悉,《河源市通用机场选址规划》已经委托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规划编制工作,项目组通过图上作业初步选择了6个初步可能的场址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将结合“飞行程序”及“飞机性能”等专项论证及空军意见,确定具体场址。
可以预见,未来,河源将不仅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还将拥有水上交通和航空通行能力,河源将会成为集海陆空于一体的立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机遇叠加发展“顺势而为”
河源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而且在经济方面也是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作为粤东西北后发地区,河源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政策叠加期: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创新驱动发展、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融入深莞惠(3+2)经济圈、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战略,为河源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统计,河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7.03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全国(6.7%)、全省(7.4%)快1.4和0.7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地级以上市中排名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河源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90亿元,增长19.6%,增速比全省(13.5%)高出6.1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四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4.81亿元,增长37.3%。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