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前海航空人员招聘的消息显示:一家“121部”民营运输航空公司“前海航空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公司主运营基地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记者了解到,前海航空去年12月注册,由宝能集团下属两家企业共同出资10亿元注册。而巧合的是,去年12月在前海注册的还有另一民企成立的深惠航空。民营企业为何频入航空运输市场?深圳民航市场现状和前景如何?
前海航空行事低调
去年12月以来,先后两家民企在深组建航空公司。今年3月,深圳商报率先连续报道了去哪儿参股筹建深惠航空的消息。记者了解到,深惠航空注册成立于2015年12月30日,由深圳市前海联合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经深飞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飞哪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深惠航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6亿元成立。
相对来说,成立于12月9日的前海航空略显低调。据工商资料显示,前海航空注册时间为2015年12月9日,注册地址为南山,由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资5亿元。记者了解到,上述两家企业均为宝能系企业,而宝能集团高级副总裁黄炜,与前海航空法定代表人同名。
记者注意到,两家公司同属于民营社会资本,均以深圳作为主基地,将发展国际航线作为未来的重要方向。深惠航空注册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目标是打造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低成本的国际航空公司。而前海航空则致力于国际视野资源优势,以客货运输为核心业务,协同发展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信息、航空食品等相关业务,并开展航空器和航材等租赁业务。
民营航空公司分化较大
航空业属于资金、技术和风险密集型产业,国内民航市场以国航、东航、南航及其控股参股组成的航空企业为主,民营资本进入民航运输市场并不容易。记者了解到,民航局曾在2004年和2013年对民营资本“开闸”,民营航空也在2004~2005年和2013~2014年出现两个高峰,共诞生10家民营航空。目前深圳唯一一家民营资本运营的客运航空公司东海航空,就是在2013年成功获得从航空货运业扩展到客运的经营牌照。
不过,民营航空的发展并不顺遂,分化较大。第一波民营资本成立的春秋、吉祥、奥凯、东星、鹰联、东北等民营航空公司中,目前春秋、吉祥发展较好,并成功上市;而东星航空破产,奥凯航空后被大田集团收购,鹰联航空、东北航空先后被收归地方国有,退出民营航空市场。
记者从多渠道了解到,目前工商注册成立近一年的深惠航空尚无动静,前海航空虽公开招聘航空人员,但离开航尚远。据航空业内人士表示,工商注册仅是航空公司成立的第一步,要开展民航运输,还要向民航地区管理局申请筹建认可,完成筹建工作后再申请经营许可证。记者从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官方网站查询,发现前海航空、深惠航空并没有出现在去年12月以来所有筹建或经营许可的公示名单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家航空公司从获准经营许可到正式开航,期间要采购飞机、申请航线等,通常需要一年的时间。
记者从前海航空的招聘资料中了解到,前海航空正计划在筹备期一年内引进3架飞机,10年内机队规模100架,15年内达200架。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设立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不少于3架购买或者租赁并且符合相关要求的民用航空器。
政策解读
新增航企准入门槛提高
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的热情依然高涨,庞大的未来出行市场充满想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民航业保持高速发展,去年民航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436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但是,我国目前人均乘机仅为0.3 次。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航空服务要覆盖全国89%的人口,全国人均乘机要达到0.5次。尽管这一数字与世界民航发达国家人均乘机2次仍有较大差距,但潜在的市场已为民营航空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今年9月,民航局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新设航空公司市场准入管理的通知》,严格新增航企的市场准入条件。
其实,2007年、2010年民航局也分别下发过提高新设航空公司的准入门槛。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国内航空公司由37家迅速增加到57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最直接的影响是,近5年来机票价格一年比一年低。
据悉,最新通知明确指出要严格市场准入条件,一是严格资源保障能力评估,加强对新设航空公司拟使用基地机场的空域资源和地面保障能力的评估,具备相应保障能力的,方可批准新设航空公司;二是严格限制在繁忙机场运营的主基地航空公司数量,旅客运输量1000万-3000(不含)万人次的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原则上不超过3个,3000-5000(不含)万人次的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原则上不超过4个,5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原则上不超过5个;三是严格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加强对新设航空公司机长等关键专业技术人员的审核,自有飞行机组数量、资质,应符合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
记者了解到,根据这一要求,今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超过4000万人次,主基地航空目前已有深圳航空、东海航空,如果深惠航空、前海航空未来成功通过民航局的审批,今后再以深圳为主基地设立航空公司,可能将变得困难。 (陈发清)
2025-09-05 07:00
2025-09-05 07:00
2025-09-04 14:56
2025-09-04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