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上半年有些奇幻的楼市,很多人清醒地意识到,深圳闭眼就能买的时代终结了。调控未曾有放松的迹象,“现在还能买哪里?”便成为一道外行人全靠蒙、内行人也要深思的附加题。纵观上半年被命中的“网红盘”,有三个高频词似乎给出了参考答案:“豪宅”、“学区房”、“地铁房”。
“豪宅”因其资源的稀缺性和配套的成熟,在限价下自然而然受到众多换房者青睐;“学区房”的光环在深圳楼盘中似乎一直是免跌金牌,除了抗跌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相比“豪宅”和“学区房”,“地铁房”更像是刚需能够触摸到的门槛,同时也因其缩短了更长距离的通勤时间,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地铁、准地铁是房价的重要风向标
实际上关于地铁和房价的关系国外学者早有研究。多数研究发现房价与地铁距离远近呈现出正相关性的走势,比如:Cervero et al. (2004)的研究中发现距离地铁站400米到800米距离的房子,价格比周边其他房子贵出6.4%到45%。Debrezion et al. (2007)的研究结果显示,房子与地铁站的距离每减少250米,价格上涨2.4%。
而在国内,地铁对房价的潜在影响则更大。越靠近地铁的房子越贵,背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地铁的交通便利性。但地铁不是唯一的出行方式,私家车和地铁是相互替代的交通工具。如果一个城市开私家车上班、出行和坐地铁一样方便,成本也差不多,那么房子靠近地铁就没什么优势,地铁影响房价的前提就会大打折扣。
显然,深圳的私人交通成本要高于地铁,便利性也小于地铁,加上共享单车降低了地铁物业的门槛,地铁便利性带来的房屋溢价便越来越高,而在近两年则更多反应在准地铁房上。这就意味着,从地铁等轨道交通规划出台到地铁正式开通,是沿线周边物业暴涨的时间差,而在运行趋于成熟后,地铁物业的涨幅也会向一般物业看齐。
以深圳地铁11号线开通为例。
随着2016年地铁11号线开通运营,其沿线周边楼盘的房价应声而涨。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11号线沿线新盘,例如松河瑞园、中粮凤凰里、怀德峰景、松茂御龙湾、华丰前海湾等在11号线开通试运营前几个月已经开始加价,据悉,半年内,11号线站点周边楼盘的涨价幅度大多在5%-15%之间,甚至个别超过了20%。深圳市场研究中心统计,11号线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地铁物业,基本都比周边楼盘的价格高,普遍高出周边楼盘房价1万-2万,有些甚至高出3万-4万。
14号线最新进展曝光 将复制11号线的红利?
在地铁房上车也越来越困难的深圳,抓住轨道交通出台到正式开通的时间差就显得格外重要。11号线开通前,福永沙井几乎无人问津,随着11号线的通车,这些无人问津的片区价格瞬间攀升,多至30%的涨幅令人唏嘘。因此对于想买地铁房的刚需来说,跟着看得见的地铁规划走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从目前深圳地铁规划和进展来看,最需要引起购房者重视的当属14号线沿线物业。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