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5.45万。其中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7.4万人,死亡13万人,常住自然人口增长了4.4万。
将总增加的5.45万人口减去常住自然人口增长,测算出上海的净流入人口仅为1.05万。
对于这个数据,我们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这十几年深圳的发展能力和潜力可谓颠覆性推进。而且政府也在人口的引入上颇费功夫,从“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到大学生落户实现“秒批”……深圳的人口增幅,去年不但超过广州,也远超杭州、南京、成都等新一线城市。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发展目标将达到1480万人。
上早班“车” 新增50万人口的购房选择
从历史情况来看,城市人口进入会直接作用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利好是绝对的。
但另一方面,从经济学方面来看,人口的大量涌入其实利弊相间,比如他们将会给城市的基本保障带来压力。
在深圳,新增人口的第一个压力就是:住房问题。
一组有趣的数据显示,美国大约2/3的家庭都买了房,而中国的住房持有率更是高达89.7%。同时《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股票资产仅占15.45%,股票市场的参与率仅有8.84%。而房产在资产中的配置则近乎七成。
我们以90%的住房持有率估算,深圳新增的50万人口中,至少40万人有购房需求。
那么深圳有多少房可以买呢?
据深圳中原地产研究心中,截至2018年12月底,深圳全市新房住宅存量为346.5万平,去化周期仅为14.22个月。
也就是说,每个人平均下来才能买8平米。
对于这个数据来讲,房子是远远不够卖的。但真的有那么多人有钱买房吗?
首先,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深圳人买房越来越年轻化,很多90后开始入市,而他们都是刚需上车。其次,你要知道深圳新增人口中,占比最大的就是90后。
就在前段时间,继瑞府8000万级豪宅被抢购后,深圳又一现象级豪宅瑧湾汇传出劲爆消息:3月份,瑧湾汇单月销售量突破110套,其中有个90后第一次看房,全款买了6套。
要知道,深圳最不缺的就是购买力。
这就不难理解,一边是深圳不够卖的住宅,另一边是源源不断的需求。当供给小于需求,就形成了卖方市场。深圳,现在就是处于一个“卖方市场”。
当房子成了市场上的稀缺品,买了肯定是赚的。远的不说,近的就有去年年中“润府三”的摇号疯抢,坊间相传买到即赚200万……
甚至在购房者中有这么一句话相传:假如现在你不买房,那么,往后余生,郊区是你,城外是你,首付不够还是你!
一句话,上车吧!
那么问题来了,深圳现在还有什么“车”可上?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