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炒作的市场、急于撤走的资金,严厉调控下低迷的成交量、高积压的库存……这一切,和十几年前的海南楼市何其相似。海南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李仁君教授曾向记者感叹,命运多舛的海南,“从历史上看,几乎是一个不太成文的规律,就是每一次对海南的重大利好出来之后,总会遭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波折。”
波折已经出现,但是噩梦会不会重现?深圳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房地产商还是专家学者,几乎都乐观地表示不担心这个问题。
“从目前我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海南是不会出现十几年前那种房地产泡沫的。”王毅武明确向记者表示。他分析称,上世纪90年代的“热”以房地产为代表,本来就是一种畸形状态。而泡沫破灭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之后,不允许炒房资金和房地产开发资金进入海南,引发了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泡沫破灭。
“这个情况目前在海南还看不到。”王毅武给出了五个原因。首先,这一次国家的宏观调控不是专门针对海南的房地产市场,而是调控全国的房地产。其次,全国的房地产资金在收紧,但没有断裂。海南的房地产市场资金更不会断裂,因为来海南买房的绝大部分来自岛外,而且很多是富裕阶层。第三,当年海南资金断裂的另一个原因是房地产商大批逃出岛外。而目前来看,不仅本地的房地产商没有跑,大批的外地房地产商反而还在涌进来。第四,当年海南房地产破灭的原因还在于,海南房价一跌再跌。但这一次海南房地产并没有出现一跌再跌的情况。第五,上次的房地产泡沫主要是烂尾楼和半拉子工程,房地产商大多不是在开发建设,而是在玩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以土地或未动工的项目获得银行贷款。但这一次海南建的主要是商品房,而且建好的大部分都已经卖出去了。
王毅武认为,现在还看不到发生像十几年前那种泡沫破灭的迹象,“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和当年的泡沫不是一个性质”。
对于“海南目前在建和新报建未动工的5300万平方米需要10年左右才能消化”的说法,王毅武认为“有点形而上学”。“存量房何时卖完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之间合适的价格。只要价格合适,很快就能卖完。而且,10年才能消化的说法,把房价和购房者心理都给静态化了。必须综合考虑房价、需求和老百姓的收入变化这些因素,讨论这个问题才有意义。”“房子都在炒房客手里,所以房地产商的压力并不大,压力大的是拿着海南的房子在捣腾的人。”王毅武如此表示。
中原地产海南分公司的黄宏则认为,真正会产生泡沫的,是那些房子正在一边建一边卖的楼盘,如果在交房之前它的资金接不上就有烂尾的危险。“现在真正有烂尾危险的可能就是海南岛东线上的房子,两成左右有烂尾的危险。因为那些房子的售价都很高,而且面临着没人接盘的困境。虽然现在开发商的资金很充裕,但长远来看面临烂尾的风险。”
开发商又会如何看待?天利(海南)旅游开发集团销售总监纪诚告诉记者,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上世纪90年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中国可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纪诚认为,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应该说有一定的虚高成分,可以挤出一定的水分。“但是否会再出现上世纪90年代那种泡沫破灭的情况,房地产市场一下子进入大萧条,到处都是烂尾楼?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因为国家调控的目的,是希望房价合理,让大多数人能买得起房,抑制住投机行为,不是为了打击房地产市场。”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完善还有5到10年的路要走,我对海南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还是很看好的。”海南万科公司营销部负责人石凯成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