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罗湖区曾提出,“金三角”地区空间资源整合将以香港中环为目标,打造成深圳最大的商业旺区,形成人民南-东门-宝安南三足鼎立的金融、商务和商业中心区。2009年前后,有关部门曾做了一份“罗湖‘金三角’地区全天候人行系统规划”,提出在区域内形成“三片、三轴、两带、七节点”的空中步行系统网络,规划10公里的空中人行连廊系统。
东门片区构建“环行”主骨架网络,连接20多栋商业体,人民南片区增加嘉宾路及友谊路与地面、地下人行通道的衔接转换,而宝安南片区则构建“Z”字形骨架网络,串联片区7栋主要商业体与办公写字楼。同时,规划打造“三角形”空中走廊带,横跨广深铁路和深南路,加强三大片区联系,形成“金三角”片区的连廊并联系统。这个规划同样因为项目过大,困难重重而暂时搁置。
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实施后所带来的商业利益巨大,业态也会进一步提升,但短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很多商铺的小业主并不赞同。“目前,政府方面处于思路调整阶段,对效益进行综合考量,谨慎考虑。”但民间人士对此议都表示支持。
据了解,现阶段的“金三角”片区主要以城市更新、空间再造为主,缓步推进各大商圈内的调整,但“金三角”片区的融合尚有待条件的成熟。
品质提升:导入更高文化消费档次
“罗湖商业的发展,仍需政府与民间积极地铺路。”罗湖作为深圳商业聚集地,在“五一”和其他长假中,都吸引了诸多来自本地和外省甚至国外的消费旅游群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旅游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罗湖目前面临着涅槃重生的机会,在大的国际“购物消费中心”的前提下,罗湖的旅游要导入更先进的国际先进消费文化理念,重新全面更新改造空间,这是一个方面。
同时,罗湖还要利用口岸的优势,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毕竟经过罗湖过境的人数占了深圳过境总量的70%。
宋丁说,罗湖要按照国际模板搭建公共开放的空间,导入更高的文化消费档次,档次要提升。“未来罗湖的旅游要打造更多的体验经济模式,导入高端的消费文化,甚至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打造。罗湖的旅游流量还是很大的,现在需要的是模板的提升,更多地注入国际潮流时尚元素。”
18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