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数研究院4日在上海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2016总结与2017趋势展望》显示,由于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稀缺,新房供应日趋减少。大量购房需求已转向二手房市场,存量房交易量不断扩容。未来二手房成交主导市场的趋势将不断强化。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热点城市存量房交易数量远远超越新房。2016年1至11月,北京市二手房销售套数是新房的4.8倍,上海和深圳分别为3.3和2.4倍。
房天下董事长莫天全在“2017首届中国房地产大数据年会”上表示,新房时代与存量房时代由于参与主体不同,市场运行机制有着根本性的差别。“在存量房时代,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都是个人,市场是典型的C2C格局。房屋的高总价促使市场形成了典型的‘先卖后买的升级置换’链条,即‘以小换大,以老换新’。未来一线城市新房市场郊区化与高端化并存,刚需与部分首改客户则被挤压至二手房市场。”
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预测,2017年因城施策将在控风险与去库存基调下不断深化,热点城市面临量价回调。“2017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将进入量价调整阶段,但不同城市仍存在不同的市场机会。二线过热城市房价空间被透支,‘量价回调’成大概率事件。”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分析,2017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量价回调,新开工小幅下降,投资低速增长”的特点。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降幅达12.8%至14.8%,其中一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将呈现下降,二线城市降幅较为显著,三四线城市市场波动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