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正式迈入规模化、实质性建设阶段的第一年。一年中,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指挥部,在市总指挥部的正确指导下,以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全力推进坝光核心启动区开发建设,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在全市2016年度16个重点区域绩效考核排名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据统计,去年新区在坝光核心启动区建设任务指标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土地整备等市级考核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年实际完成投资21.58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131.8%;基础建设方面,全年新增开工项目24项,在建项目总计达到26项,另外,15个新建项目集中代建招标已经完成,后续建设工作正加速开展;土地出让方面,绿岛综合体、生物家园等项目土地招拍挂工作正抓紧推进,同时,已初步选定两块商业用地启动地块出让工作;产业引入方面,全年新增落户项目16个,新增产值规模1.73亿元,拟落户坝光核心启动区项目达到38个;规划设计方面,组织完成了坝光BIM技术应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交通、交通综合规划、建筑风貌等多项课题研究。为新区2017年度全力推进片区开发“出形象、出进度、出实效”,实现生物谷建设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大鹏新区对标三个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在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把坝光开发建设,作为推动新区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片区开发“出形象、出进度、出实效”,实现生物谷建设开门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月4日,大鹏新区集中启动坝光核心启动区2017年首批30个项目建设。此次集中开工建设的30个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分别包括了道路、水务等基础设施类项目,公园、人才住房等社会民生类项目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产业发展类项目。这一批项目建设的启动,将为整个片区乃至大鹏新区树立形象、集聚人气、孕育商机带来强大的推动作用。
据大鹏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孙晓杰介绍,2017年,坝光指挥部将积极贯彻落实市总指挥部有关工作部署,立足高端、着眼长远,瞄准世界一流园区目标,着力抓好先行先试政策突破、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基础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引智等四大方面工作,全力实现下一阶段坝光核心启动区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开发建设。根据安排,2017年坝光核心启动区计划完成投资31.3亿元,较2016年实际完成投资额增长45%;计划开展项目共85项,计划完成土地整备面积10万平方米;计划完成招商引资1亿元,计划完成产值规模4亿元。
政策创新
争取承载国家战略需求
作为深圳重大项目的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的建设水平与品质,关系到深圳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影响到东进战略实施和深圳湾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新区站在全市发展的高度,提出着力抓好政策创新,积极争取承载国家战略需求的长远战略举措。
2017年,新区将借鉴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海南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及广州南沙“中新知识园”、揭阳“中德产业园”模式,积极推动市层面“一区多园”的国家创新政策落地,争取将深圳国际生物谷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项目。
同时,争取国家部委同意在坝光片区率先试行LDTs、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快速审批等先行先试政策,推动设立国家药品评审深港分中心、新药研发中心、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创新基础平台;推动构建医学影像信息库、农作物分子育种平台等转化应用平台建设;推进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平台、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平台等国家级检测服务平台建设;根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关于药品生产许可证和生产地可分离的规定,重点推进生物制品GMP厂房建设。
抢抓“强区放权”改革重大机遇,通过理顺市区职权,简化审批流程,大幅提升审批效率,破解坝光片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整合政策措施,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用好政策的同时,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区一级的产业政策、项目政策、土地政策等,加快推进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及配套项目建设。
专项规划
实现产业和空间深度融合
坝光核心启动区开工建设前,新区研究制定了坝光核心启动区项目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完成了总体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整体开发模式策略研究、道路低影响开发建设规划及设计指南等8个规划研究工作。2016年,指挥部完成了坝光BIM技术应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交通等多项规划。2017年,将重点开展产业和城市规划设计,引领未来核心区产城相融滨海科学小城建设。
一方面,根据坝光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周边区域功能及产业定位,尽快研究制定目标明确的长远规划和便于具体操作的近期计划,对片区生物相关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剖析,提出明确可行的产业体系、细分方向、门槛标准、重点目标和布局策略,从空间上落实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实现产业空间与生活空间、商业空间的高度契合。
另一方面,在产业与空间策划相结合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肌理,坚持“三低”(低成本、低冲击、低碳绿色)开发模式,积极推动坝光片区城市规划设计,制定形成详尽可行的建筑项目规划导控和指引,构建富有层次感、趣味性的建筑空间形态,打造与山水环境和谐相融的城市环境,塑造代表未来城市品质发展取向的低密度滨海科技小城形象,重点体现自然、科技、人文等三个维度的整体意蕴和内涵。
项目建设
大力提升片区整体形象
2017年,坝光核心启动区首批集中开工的30个项目,包括生物谷坝光人才公寓、核心启动区智能交通系统、银叶树湿地公园、白沙湾公园、海滨公园、江屋山郊野公园、中心广场、坝光文化中心、坝光综合体育中心和环坝路、核坝路等12条道路等基础设施类项目、社会民生类项目和产业发展类项目。
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新区将加快道路、场平等项目施工进度,力争新态路、海心路、坝光安置区房建工程等一批项目完工。加快防洪排涝工程施工招标进度。督促代建单位加快推进环坝路、核坝路等项目进展,尽快组织施工。
在社会民生项目建设方面,新区将加快坝光人才公寓、综合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项目进度,推动坝光展示厅、中心公园、白沙湾公园等项目尽快开工,做好坝光人才公寓二期、海滨公园、江屋山郊野公园、坝光LNG气化站等项目开工准备。
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方面,新区将积极推动生物家园、绿岛综合体等重要产业载体建设,抓紧完成项目土地出让,并尽早开工建设。加快国家基因库一期第二阶段、生命科学产业园三期、海洋生物产业园二期等外围重点配套项目建设。
引资引智
快速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2017年,新区将以招商引资引智工作为重点,加强招商机制建设、加强招商方式创新、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在招商机制建设中,新区组建成立了专门招商团队,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市发展改革委、投资推广署、经贸信息委等对口部门的联系,建立统筹联系和跟踪指导机制,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古巴等国家的交流合作,并在国内主要生物产业聚集城市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
在招商方式创新中,建立“招商合伙人”机制,与华夏幸福、罗兰贝格、科学桥等专业招商引资团队深度合作,加快引进国内外优质产业资源。充分利用农科院基因研究所、国家基因库、中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在新区设立的优势和大项目的引进落地,推动设立生物产业智库,成立新区生物产业协会、区属合作企业。通过“以商引商”方式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
在高端人才引进中,以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深圳市“孔雀计划”为契机,全面落实“鹏程计划”人才配套政策,切实为创新创业团队、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托坝光园区公司等平台,加快引进片区开发建设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形成人才引进的比较优势。同时,协调推动研发中心、孵化器等人才载体建设,为人才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2025-09-29 08:05
2025-09-29 08:00
2025-09-29 07:00
2025-09-28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