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乘客体验有轨电车。 林晓斌 摄
6月29日上午,深圳市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在龙华区观城车站举行试运行开通仪式。对于年轻的龙华区来讲,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开通,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交通事件,更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城市事件:它标志着龙华区全面进入了“现代有轨时代”。
首先,就轨道交通而言,随着地铁4号线北延段、地铁6号线、地铁10号线的建设有序推进,辅之以现代有轨电车错位互补,龙华区将实现所辖6个街道轨道交通的全履盖。
其次,轨道交通的每一步延伸都将深刻影响龙华区的产业布局、消费格局,一场更大的提升运动悄然开启。
再次,与高铁、地铁等全封闭单独路权模式不同,现化有轨电车与行人、社会车辆、公交车辆等共享路权的模式将首先在龙华区引发一场区域居民行为模式的文明变革,意义深远。
所以,现代有轨电车开启的,是一场城市品质的变革大幕。
产业变革:
梅观超级产业走廊向腹地延伸
在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开通前,龙华区的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只涉及民治和龙华两个街道,即地铁4号线从民治片区通行到龙华街道的清湖站。因此,确切地说,此前轨道交通只覆盖到龙华区的一个半街道。
交通与产业息息相关。研究深圳发展历程的人们早就发现,产业集聚基本上都是沿交通主干道布局。比如,沿梅观高速两侧,就布局了华为、富士康、富士施乐、三九医药、长安标致雪铁龙等大型企业,形成超级产业走廊。但曾经的梅观高速因为是全封闭的高速路,客观上造成了产业辐射“只有半径没有直径”的历史状态,也就是说,相关产业即便隔路相望,也只能一侧布局。而随着梅观高速深圳段取消收费进行市政化改造进程的快速推进,这一格局正在快速改写。今年初,在龙华成立行政区后的首次党代会上,区委书记余新国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一城四区”的五年发展目标,其中包括“打造梅观创新产业走廊”的重大规划:加快释放梅观快速沿线1.2平方公里土地,努力建设高端产业汇集、年产值超3000亿元的区域性创新产业走廊。龙华区的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全线11.7公里,共设置20个站;其中,有轨电车清湖站与轨道交通4号线清湖站无缝对接,将使梅观创新产业走廊向纵深腹地延伸,引发全区产业格局的大变化。
记者了解到,作为介于地铁和公交之间的中运量公共交通方式,有轨电车的单趟运量达到300人,每小时运量是公交车的2至3倍。未来,随着电车数量的增加和运营条件的成熟,龙华有轨电车运行间隔还将不断压缩,最多每小时运载乘客将达到1.5万人/小时。同时,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率先布局,地铁4号线北延段在规划阶段就与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错位布局,两条有轨线路沿观澜河两岸平行延伸,在观澜片区形成交叉,实现了轨道交通在观湖、福城、观澜3个街道的全覆盖。
未来,随着地铁6号线、地铁10号线在龙华区的建成落地,龙华区将进一步实现轨道交通履盖所辖全部6个街道。这种交通格局还将深刻影响全区的商业布局和消费格局,在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等交通困境下,轨道交通势必发挥更大作用。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