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深圳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光明新区打造水悦新城 水在城中 城在绿中 人在景中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深圳房掌柜  2017-12-26 09:33:57
[摘要]光明新区绿色生态优势得天独厚,自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确立了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写入报告,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特别是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光明新区绿色生态优势得天独厚,自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确立了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光明新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先后被评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区”“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区”“国家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等。近两年,新区又提出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全力推进治水提质各项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努力做好“山水大文章”。

  光明新区共有一级支流以上河流15条,总长73.5公里,即茅洲河干流光明段及其13条支流,和观澜河支流白花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建设及环境治理滞后,河水逐渐黑臭,一度成为绿色新城建设的一道伤疤。近年来,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秉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思路,通过“设施建设+全方位监管”来治水提质。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区以“河长制”统领全区水务工作,促进“水长治”,以水质改善和群众满意为导向,举全区之力攻坚,强力推进“1+4”(即茅洲河干流光明段+鹅颈水、木墩水、楼村水、新坡头河4条支流)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通过加速河道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治、管网建设、污染源整治、海绵城市建设等标本兼治,全流域实施源头减污、过程控污、末端治污,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悦新城、绿色新城。

  今年以来,光明新区全力冲刺,提前完成治水提质年度任务。新区以河长制为抓手,实施一河一策,狠抓源头减量和管理控污,严控工业源和面源污染,成立9个专责小组,采取“红黄绿”“盯关跟”的办法,“日协调、周报告、月评价”连续组织攻坚行动。从一组亮眼的数据可以看出,光明新区2017年治水提质攻坚战战果丰硕。截至目前,光明新区全年完成治水提质投资13.1亿元,超全年计划(11.24亿元)17%;建成污水管网230公里,超市政府下达年度任务(165公里)39%;河道综合整治开工数达10条,完成整治22公里;完成361个入河排污口整治、240公里住宅区立管建设、2780栋住宅分流改造;完成16个内涝治理项目;完成113公里13个社区市政管网改造和8个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小区;圆满完成“1+4”茅洲河干支流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鹅颈水、木墩河、楼村水、新陂头河水质稳定不黑不臭。

  “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好光明新区的绿水青山,努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宏彬表示,接下来,光明新区将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新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优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发展典范城区、“美丽中国”典范城区,给市民提供更多绿色福利。

  水清岸绿 建成区5条河流脱黑脱臭

  作为深圳最大的跨市界河,茅洲河位于深圳部分全长18.8公里,其中在光明新区段长约14.6公里,共有13条支流,流域面积145.9平方公里,可以说茅洲河是光明新区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茅洲河蜿蜒流淌穿越光明新区,加上鹅颈水、楼村水等13条支流汇入,流域覆盖光明新区90%以上面积。新区的这条“母亲河”因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污染阵痛,一度成为绿色新城建设的一道伤疤。

  近年来,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秉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思路,通过“设施建设+全方位监管”来治水提质。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行河长制暨中央环保督察冲刺工作要求,全力冲刺,以“河长制”统领治水工作,以硬作风硬措施坚决完成水环境治理硬任务。区级各河长积极开展河道现场调研及协调部署涉河相关事宜,极大地推动了黑臭水体治理和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

  目前,光明新区5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主体工程已完工,水环境明显改善提升。其中,茅洲河干流光明段已达到地表水Ⅳ类。如今,流经光明新区辖区内的茅洲河干流可见鱼翔浅底、鸟掠芳洲;鹅颈水碧波荡漾、水趣盎然,恢复往日生机;木墩河、楼村水、新陂头河涓涓细流,水生态得到初步恢复,黑臭水体整治公众评议满意度达到90%以上,市民满意度大幅攀升。

  随着茅洲河支流玉田河清污分流工程在两个月内全速推进实施并于2017年9月23日通水,干流每天获得约8万吨干净生态补水量。近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督导组在光明水质净化厂——茅洲河水质净化厂补水工程出口现场查看时,专家组对整治效果赞不绝口,“一个污水处理厂出水救活一条河,茅洲河从黑臭河道经截污、补水治理成为了一条生态河道。”

  建管结合 促进流域水环境长治久清

  新区以“河长制”统领,遵循“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方针,综合采取工程、行政、法律、科技等手段,推进“源头减污、过程控污、末端治污”。

  污水管网建设实施集团作战模式提质提速。新区“十三五”期间管网规划建设512公里。其中,2016年已完成66公里;2017年计划完成165公里;2018年计划完成281公里,基本完成污水管网建设任务;2019年查漏补缺,完成全部管网建设任务,同步实现雨污分流目标。新区先后完成茅洲河光明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EPC项目包和光明水质净化厂“厂网一体化”PPP项目包招标,借助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目前已形成两大战区,全速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工作。截至12月10日,2017年共建成230公里,超额完成原定165公里目标,完成率为139%。其中,EPC项目累计完成126公里,PPP项目累计完成31公里。

  正本清源全面铺开。光明新区全面排查市政和城中村、工业区管网、建筑等情况,光明厂服务范围已排查36平方公里共350公里市政管网并启动设计,松岗厂范围完成排查摸底,完善一片实施一片。开展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通过改造建筑立管,将雨水和污水进行分离,新建的污水系统接入光明水质净化厂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加快污水干管系统完善和实施清污分流工程,提高了水质净化厂的进水浓度,减少了城中村的面源污染。从源头解决“水污染”问题,从而实现新区水环境质量的提升。

  水质净化厂建管方面,已完成光明水质净化厂二期扩建31%工程量,并基本完成光明水质净化厂一期提标改造初步设计,同步开展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前期工作。水质净化厂水质水量双提升方面,通过加快污水干管系统完善和实施清污分流工程,新区主要污水处理设施光明、松岗两座水质净化厂平均日进水水量均已满负荷运行,进水COD浓度已达220mg/L。

  河道综合整治有序推进。茅洲河流域及观澜河流域在光明新区范围内的14条重要支流均已全面开工整治,鹅颈水、木墩河2条支流完成全河段整治;楼村水、新陂头河2条支流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河段整治;白花河、玉田河、大凼水、西田水、东坑水整治随着土地整备工作的提速,进度正进一步加快。

  开展水环境提升专项执法行动。今年以来,光明新区先后开展“春雷行动”“小散乱污”整治行动、“利剑一号”等专项执法。精准打击茅洲河流域工业企业污染行为,开展涉水污染源大排查、大整治、大监管。截至目前,共排查企业1.2万家,出动执法人员12113人次,检查企业(单位)3892家,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351宗,已处罚243宗,查封扣押78家,强制执行59宗,取缔关停48家,移送司法机关22宗,其中适用行政拘留案件16宗,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6宗。通过严格执法加强对沿河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涉河违法建筑等违法事项监管排查,切实保障水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和效果的稳定性。

  海绵助力 治水与治城相融合

  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促“治水与治城”融合。去年4月,光明新区凤凰城作为全国第二批14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全面落实试点工作,坚持低冲击开发,初步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目标。今年4月,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审核,凤凰城在这14个试点城市考核中位列第一。

  光明新区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治水提质、河长制、防洪排涝能力提升等工作紧密结合,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计划、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将光明小镇、天安云谷、交通大会战、社区品质提升、公园之城建设、治水提质等重大项目全部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考量范畴,构建集低影响开发、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空间保护相结合的海绵系统。

  目前,光明新区试点区域包括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建筑小区、水务、旧改等79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新区通过建立19个汇水分区将各海绵项目连接,形成项目类型多样、景观效果显著、连片效应明显的海绵综合体,有效发挥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同时,利用海绵城市试点契机,结合茅洲河水环境治理的紧迫现状,以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为目标,将光明水质净化厂及其范围内的管网整体打包,采用“厂网一体化”PPP模式,安排了11个项目,5种运作模式,总投资15.82亿元,目前已进入执行阶段。

  新区借助纳入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国家补助资金,建设一批符合海绵城市要求的试点项目,并建立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控机制,打造涵盖全类型、多层级的海绵系统。以流域及排水分区为规划管理单元,科学布置各类海绵设施,在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同时,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和雨洪径流对城市水系生态的影响,巩固河道治理及建成区治黑治涝的效果。

  共建共享 打造新区高品质水环境生活圈

  治好一条河,筑起一道美丽景观,打造一片亮丽城区,需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在推进治水提质工程实施的同时,光明新区深入基层开展爱水护水宣传。新区在红星社区、圳美社区、楼村社区等靠近河流的社区,持续开展“治水提质宜居光明”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播放视频、有奖猜灯谜、趣味游戏等环节,寓教于乐,提高市民知水护水的热情,引导市民参与到政府治水、企业净水的行动中来,共建共享宜居美丽光明。同时,对圳美、楼村、甲子塘等社区的周边商户、学校、菜市场区域,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和礼品等方式开展了7次小型宣传活动。

  与此同时,光明新区加强沿河景观提升。在光明新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两城两带”的空间发展概念,其中“一带”即指茅洲河一河两岸生态休闲文化带。规划提出重点打造“1+13+N”功能布局,其中茅洲河干流被规划为自然亲水、富有活力的“城市中央滨水景观轴”,将力图打造成光明新区的“塞纳河”。新区在治水提质的同时,陆续开展茅洲河干流“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及支流景观提升工程,整体统筹茅洲河流域光明段景观层次及生态升级,保护光明山水格局完整,实现“一河一景”,将光明打造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水悦新城、宜居新城。

  2017年,光明新区治水提质攻坚战成绩显著。污水管网建设、入河排污口整治、截污纳管三大重点任务提前完成,生态河流整治全面提速,茅洲河光明段可见鱼翔浅底、鸟掠芳洲,5条河流彻底告别黑臭。

  光明新区“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61个治水提质项目,已全部启动,其中已完工17项,开工22项,以EPC、PPP模式启动22项。

  2017年计划完成年度投资11.24亿元,已完成13.1亿元,完成率为117%。

  全年计划建成污水管网165公里,目前已建成230公里,完成率为139%。

  全年全面推进建成区1+4条河流的黑臭水体治理,9月份提前完成建成区5条黑臭水体段清淤、入河排污口整治和截污纳道建设任务,水质改善效果明显,全面消除黑臭。

  茅洲河光明段楼村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

  海绵城市试点建设4月份考核成绩列全国第二批14个试点城市第一名,11月份获专家督导组充分肯定。

  河道整治全面铺开,全年完成23公里系统治理,正按明年底全面完成14条主要河流治理目标推进。

  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一河两岸成为市民亲水休闲生态长廊,正按明年底基本完成新区水环境生活圈加速推进。

  一河一策 治水见效

  茅洲河干流(光明段)

  配合市水务工程建管中心,采取征地拆迁、控源截污、排污口治理、截污管铺设、河道清淤以及生态补水、景观提升等主要措施。

  在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和各部门通力协作下,截污工程已于2016年12月完工,黑臭水体治理主要措施全部完成,已实现水清岸绿,再现鱼翔浅底、鸟掠芳洲。

  鹅颈水

  2017年1月完成截污工程,年底前完成全河段综合整治,13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旱季污水已不再入河,河道实现不黑不臭,生态环境大为改善,碧波荡漾,已恢复了往日生机。

  木墩河

  木墩河是茅洲河流域中上游段一级支流,起源于碧眼水库坝下,流经光侨路、光明大道至木墩河河口汇入茅洲河。

  木墩河黑臭治理全长6.4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截污工程、排污口整治等。木墩河综合整治工程于2015年开工建设,目前68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截污管道1.1公里已全部完成铺设,已实现不黑不臭。

  新陂头河

  新陂头河综合整治工程于2016年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完工。新陂头河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长4.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截污工程、排污口整治等,目前建成区黑臭水体56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截污管道8.1公里已全部完成铺设,已实现不黑不臭。

  楼村水

  楼村水综合整治工程于2016年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完工。楼村水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长4.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截污工程、排污口整治等,目前建成区黑臭水体46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截污管道6.5公里已全部完成铺设,已实现不黑不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璨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3. 3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4. 4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9. 9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2. 2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3. 3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4. 4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5. 5深圳2条地铁线通车 这些站点房价即将刷新
  6. 6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7. 7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8. 8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9. 9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10. 10南山首个超大旧宅棚改按下加速键!预计超2000套住宅?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