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5月26日拍卖会现场,仅有冠城大通一家企业参与竞拍,仅经过一轮加价,成交溢价率为0.62%,令业界倍感意外。因为,紧邻该地块的3幅去年出让的猫儿山地块(P055、P054、P056 ),在去年下半年出让时曾引起多家房企激烈争夺,并创出总价与单价高价地,溢价率均超过50%,最高的P056为95%。
桂林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是一场事先设计的拍卖,冠城大通之所以愿意冒险拿问题地块,是有当地政府私下对其有所承诺,会在一定时期内解决问题,或给予冠城大通延期付款的条件,因为这场拍卖必须有人来捧场,否则,国土局就是承认存在违规操作。
而国土局也因为前期的卖地行为,引发强烈质疑,在这块土地拍卖上损失不小。以紧邻的前面3宗地,最低溢价率50%来计算,如果拍卖正常展开,有多家房地产企业参与竞买,P061地块总价至少应该拍到2.42亿元,楼面地价达到2850元/平方米,当地政府因此少收益8000万元。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冠城大通对于明知有问题的土地仍然冒险去拿,这显然是违背投资者利益的,冠城大通须公告该土地的风险信息。”北京一家券商的分析师表示。
未解决的土地纠纷
看起来是个难解的谜,其背后却有着纠结的土地故事。
5月23日,经济观察报以《桂林国土局“盗卖”农地调查》为题报道了桂林市国土局在征地、卖地过程中,由于征地补偿不到位,在村民和开发商均不知情的情况下“盗卖”村民手中的土地等系列问题,导致村民集体维权而多次暴发群体性事件。
问题的关键在于被卖土地的承诺尚未兑现,地块征收手续并未完成。不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土局却将这些有明显问题的土地成功出让。
去年下半年拍卖的猫儿山那3块地,在开发商拿到3幅地块后很快问题就暴露出来。
由于对村民的征地补偿过去了5年仍未兑现,村民根据协议不让开发商进场施工,国土局公开拍卖的土地在协议过了三个多月仍无法交地,村民和国土局、村民和开发商的纠纷不断。
这些地块总计拍得10.51亿元,每亩约264万元,较当年征收时地价涨了17倍。更严重的问题是,去年9月被国土局拍卖的3宗地中,有多达50.6亩是没有完成任何征地手续的农地,占整个拍卖面积的1/8。
据了解,3家开发商已于2011年4月联名上书,认为桂林市土地招拍挂市场上的“准净地”出让违法违规,当地各部门相互推诿,希望更高层面的协调解决,但至今未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