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深圳公众楼市论坛上,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做了长达一个小时的《2019深圳楼市趋势与调控新思维》主题演讲。
“从全国来看,房地产市场的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很突出的,之所以出现‘十年发展、九年调控’现象,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基本上从香港学来的,香港是抄英国的,尤其是香港的土地出让制度。土地招拍挂制度只有一个结果——地王,带来的结果就是房价上涨,大家一看房价上涨,就炒房。最后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失控状态。当然,香港做的比较好一点,还有50%的保障房,我们现在很多城市根本就达不到这个比例的保障房,保障不了。”谈到当下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时,王锋这样总结。
当前,深圳房地产市场存在四大问题:1、住房制度的缺陷是导致房价上涨的根本因素;2、土地制度的缺陷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3、房地产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是推升房价的重要因素;4、房地产税收制度的不足是导致调控手段过度行政化的重要因素。
未来房地产调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对于这些问题,王锋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要明确住房发展目标
有一个长期的供房供地计划
对于未来5年或者更长期,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住房供应、土地供应的计划。
他举例说明,2014-2015年,南京等几个城市楼市不好,很多土地流拍,于是干脆把一年土地供应计划全砍掉了,没想到第二年房子热卖,但没地可供,短期内房子盖不起来,房地产市场炒的很厉害。
从长效机制来讲,是要有明确的计划的。深圳提出2018—2035年总体战略规划,到2035年建180万套房,给自己一个明确目标,不管将来市场冷不冷、热不热,土地流拍不流拍,短期看已不重要,只要把长期供房供地供应计划做好,就能保证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拿出更多土地建人才保障性住房
过去住房一直是往市场化方向推的,1998年国务院出台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文件,几乎所有房子都可以到市场卖,没有什么保障房,导致房价上涨之后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难以解决。深圳认识到这个问题,去年就出台了保障房占60%的政策。今后全国高房价城市也一定会这样,要拿出更多土地建人才保障性住房,这是今后很重要的特点。
租金也不能乱定价
长租公寓价格要备案
培育发展租赁市场,深圳2019年制定一些法规规章,并加强多渠道供应。王锋建议,再拿几块只租不售的土地拍卖,或者建立住房租金指导价格制度,租金也不能乱定价,政府给出不同房屋、不同片区的指导租金定价,承租人和出租方可以讨论。
此外,对长租公寓运营企业,必须进行备案制度,跟开发企业一样要备案,不能乱来。
另外会对租赁业加大支持,向这些企业发放经营性贷款;支持保险资金参与,还有REITS,目前国家已经选了一些项目。
完善土地供应制度
一定要改掉地王
现在土地出让政策是价高者得,只有招拍挂一条路是不对的。以后住宅用地,不能仅仅用一个简单的招拍挂,即使是招拍挂,也得附加更多的条件,比如地价限制、房价限制,增加更多的人才房、保障房,不能单以地价高低作为惟一指标。
他甚至提议,如果土地是只租不售的,是用来“房住不炒”的,是用来解决老百姓惟一住房的,凭什么你要去招拍挂?协议出让也可以。
现在农村集体土地都可以入市了,价格很便宜,但前提条件必须是做出租房。最近上海搞了好几单农村集体土地,楼面地价只有4000元,性质是出租的。
此外,王锋还认为,土地拍卖保证金可能要达到100%。要完善土地供应制度,包括优先满足居住用地、提高对土地自有资金的要求。比如深圳“深八条”很严格,在全国是少数提出土地拍卖保证金要达到50%以上,可能今后这一比例还会提高到100%。
完善房地产金融制度
严禁向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管住资金也是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一环,保证首套房首付不低于30%,严禁向第三套及以上贷款。
对于各种资金流到房地产市场,我们必须要明晰,银行真正要管住这个事,不能老靠房地产主管部门,房地产主管部门的措施只能是限价、限购,金融监管制度如果能把资金管住,房地产市场就不会出现加杠杆炒房的现象。
“认房又认贷”政策不会取消
制定差别化的金融制度
王锋表示,“认房又认贷”政策不仅不会取消,还要制定差别化的金融制度。各个城市现在都不一样,深圳对于首套房是3成,二套房达到7成。多数热点城市基本上二套房首付在5成、6成水平。对于二套房首付,长期看不大会像2014年人民银行放松房地产贷款的标准,还完房贷不管多少套房都按照首套房贷款。另外,严禁向第三套购房家庭放贷。
严管房企高负债经营
开发企业不得违规融资、高负债经营
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的现象很严重,很多企业的负债率超过80%。
针对此现象,王锋建议,对于开发企业的融资和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开发企业不得违规融资、高负债经营,今后银行将对这种高负债的企业会加强监管。从国家长远方向来看,高负债经营不符合保证金融稳定、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的趋势的。
不允许房产中介开金融机构
为购房者加杠杆
严禁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为购房者加杠杆,这在2016年楼市过热时是普遍现象,很多中介机构自己都有小的金融机构,去给购房者筹集资金。从未来政策来看,再这样是不允许的,是会治理这种现象的。
严控购房者挪用消费贷款炒房
对购房人严格审查,对偿债收入比例、挪用消费贷款用于炒房的现象,银行都会加以监管。
发挥财税政策的调控作用
购买多套房契税可能高达10%
用契税调节房价,购买多套房契税可能高达10%。现在住房契税是3%,普通商品住房可能优惠到1.5%,今后如果买多套房,或者对境外买家、炒家,有可能借鉴加拿大、香港的经验,把这个上限提高到10%,真正用税收手段代替行政手段调控。
发挥房产税长期调解作用
房产税不是作为一个短期调控,从长期来看,它能够起到调解不同收入家庭的作用,作为二次分配来抑制过度的富裕群体,同时保护低收入群体。
房产税管不住房价
契税才能
王锋认为,税收制度不足是导致调控过度行政化的主要原因。
在国外,从来没有看到用限购、限售、限价手段去管理房地产市场。顶多就是加税,最近华人到加拿大炒房炒的太厉害了,加拿大政府气坏了,向外国人征收15%交易税。香港更厉害,用的是双辣招,买方征15%,卖方也征15%,这是用增税抑制投机的做法。
但在中国,税收没有发挥这一作用。深圳房价从2015年年初的2.5万、3万到4万、4.5万、5万、6万,但契税仍是3%,增值税1.5%,税收没有变动,抑制房价只能采取限购、限价。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来看,我们在税收制度方面建立调节机制才是长效机制。税核心要解决什么问题?首先是差别化的税收制度。现在差别化的税收,契税是房地产市场买卖最主要的,税率浮动是3%—5%,很低。加拿大、香港都可以从3%浮动到15%。
很多人说房产税(对房价)管用,其实房产税根本不是管这个的。在国外,地方政府依靠房产税发工资、给孩子建学校,并不是用来抑制房价的。但房产税可以调剂贫富差距,并不是对短期炒房起作用的。就是说,富人买房面积越大、套数越多,累计交的房产税就越高,所以很多富人不愿意买那么多房。
2025-09-17 07:00
2025-09-17 07:00
2025-09-17 07:00
2025-09-16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