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下一个十年,即2030年深圳未来畅想有三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经济总量,可能要达到5万亿,基本上是全球第一的水平,超过纽约、东京;二是人口总量,为深圳服务的人口加在一起可能是3000万+;三是城市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大湾区规划纲要种深圳的定位就是全球标杆城市,类似纽约、伦敦。
从这三方面看,深圳要继续发展,是需要空间的。因此,最近一两年面对深圳空间不足的问题,对外扩张的诉求非常高涨,不管是来自民间的还是官方的,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PART.2
深圳外溢方式以轨道交通枢纽为中心
要重新定义“临深片区”
关于扩张,现在大概有三个方案。
第一个是深圳直接扩容,把深圳周边的东莞、惠州的一部分并过来。
第二个是深圳扩权不扩容,把东莞、惠州一些区域的管辖权交给深圳来主导管理,这样深圳的能量就会更大,发展的空间也更充裕。
第三个是深圳都市圈建设,相比前两个,深圳都市圈建设是铁板钉钉的,从国家到省、市,都在推进都市圈的规划。
不管哪种形式的扩张,都意味着大深圳时代来临。
那么谁是下一个十年深圳扩张的最大受益者?显然惠州将是深圳外溢最大的赢家。
一是惠州土地资源丰富(1.15万平方公里),而东莞没地,河源、汕尾又太远;
二是惠州在跟深圳合作、对接方面非常积极,惠州的规划也都是在讲对接深圳;
三是惠州刚刚处在深圳和深汕合作区的中间位置,深圳想带动深汕合作区发展,那它做所有的规划,比如地铁、产业等等,都必须考虑到惠州的存在。
截图自邓志旺ppt
基于以上因素,惠州在大深圳时代获得的收益是最大的。
当然,邓志旺表示,深圳外溢的方式是以轨道交通枢纽为中心,而汇聚了高铁、城轨、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则具备非常强的对接深圳的能力,并且依托轨道交通枢纽建设新城将是一种潮流。
PART.3
高铁,让5.6万平方公里的大湾区变成一个“市”
为什么说“深圳外溢的方式是以轨道交通枢纽为中心”?
因为以前的城市发展是靠路面交通,所以看到深圳周边发展起来的都是传统的临深片区,比如说惠阳、大亚湾、塘厦、黄江、凤岗,因为它们在地理位置上是和深圳连接在一起的。
但现在发展进入到了轨道交通时代,高铁、普速铁路、市域市郊铁路、地铁将形成多层次轨道网络,主要城市间能实现1小时通达,这时候人口、产业的转移会沿着轨道走。
换言之,未来的临深区域,不再是地域上的连接,而是交通上的连接,特别是轨道交通枢纽的连接。
当然,轨道交通枢纽又是多层次的,汇聚了高铁、城轨、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其中高铁是最快的。
《大胡子说房》创始人、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专家--李俊怀表示,其实相比美国的湾区在高速上走,中国的大湾区是在轨道上飞的,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中国的高铁里程已达到3.6万公里,第二名的日本不过3000公里,美国不过700多公里。
而且对于国家而言,中国铁路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从两份文件更能看出其重要性:
一是2019年9月19日,中央一纸文件,奠定了中国未来30年的交通格局,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最大的支撑就是文件中提到的“合理统筹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时速400公里级的高速轮轨”,我们知道现在的高铁是350公里的时速,也就意味着未来可能会升级为600甚至更高。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