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观察之一
二线没有存在的意义
“撤关”呼声已有十年之久,人们主要是从深圳市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上考虑的。1998年深圳“两会”期间,就首次有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此动议,此后多年一直未间断。深圳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2008年在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采取措施解决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面临问题的建议》,他态度坚决:“二线没有存在的意义,该撤!”张育彪表示,“特区内外差别比较大,特别是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二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深圳的一体化发展。”
与此同时,也有市民表示现在有的“二线路”已经成了大家休闲活动的场所。如在福田梅林水库后的二线路旁,刚晨练完准备回家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条路早就是一道风景线,一条休闲带,一个有另一番公园特色的场所,“以前这里没有路灯,石板路面有些凹凸难行,太晚来就不是很方便,修成爱民路后,就什么都好了。”李先生说,以前的二线路被边防七支队官兵改造成了“警民共建绿色生态环保景观路”,路旁修起了两排路灯和绿化带,还建可供市民们观赏风景的平台,平台上还有可以避雨纳凉的凉亭。
民间观察之二
特区要扩容是被逼出来的
尽管特区扩容的方案刚刚上报,但民间的相关讨论和猜想已经相当热烈。
专家认为,这是深圳重新梳理自身发展的机会。他认为,目前深圳的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关内关外的一体尚是问题,更别提深莞惠一体化了,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或许正是一个新的契机,为深圳特区扩容找到了一个充足的理由,深圳由此将在珠三角一体化的框架下,实现自我完善与升级。“30年前,深圳的改革之路,是被逼出来的!这次要扩容也是被逼出来的。”王方提出这样的观点。
专家认为,特区扩容后有很多问题很值得思虑,其中土地资源、房地产早已被“扩容”预期所透支。“深圳特区的扩容,其意义已不只在自己,所谓‘水满则溢’,说明原有特区改革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了,需要改体制、改结构、扩大空间、节约资源。”
民间观察之三
二线可建纪念馆
特区扩容一旦成为现实,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检查站大楼是否要拆掉?不少市民认为既无存在必要,又盖在交通要道之上,应该拆除。也有市民认为,如果还有利用价值,可以转换功能。
如果撤关,铁丝网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家住下梅林尚书苑的张先生认为,保留现在的铁丝网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毕竟是特区特殊历史的见证。”
市民成山也表示,检查站不应该一拆了之。“无论是检查站还是铁丝网,都是深圳成长的重要历史见证物,可以保留一两座原貌,或者改造成深圳二线纪念馆之类的场所。在大楼的边上,最好还要立个纪念碑,让后人都了解这一段历史。”
还有市民表示,现在深圳还有不少“二线”功能日益淡化的路,不少关口很难让人感觉是“关”。住在南山上班在宝安的公务员林陪天天驾车走的就是荔山“小关”(即原农民进出特区的耕作口),“这样的‘小关’也是深圳历史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吧。”他笑着对记者说。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