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沈建光:新冠疫情推动中国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变革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20-03-12 16:30:50阅读量:10992
[摘要]无人零售、数字营销、智能城市等新兴业态蓬勃涌现,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破茧重生、求新谋变创造了积极条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席卷全球,在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带来短期冲击的同时,也为各产业和全社会加速数字化转型制造特殊契机,为市场生态长期变革埋下深刻伏笔。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期,新兴数字科技手段在强化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健全物资保障体系、助力社会生产有序恢复等各领域的巨大应用价值得以凸显,引发各界对数字科技与实体产业、居民生活融合发展前景的广泛关注与持续热议。

  疫情发生后,传统零售、餐饮、酒店、娱乐、交通、旅游、教育等线下场景几乎全面停滞,部分线上需求"爆发式增长",线下服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速前进。抗疫期间,"非接触式"交易和服务新业态异军突起,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应用在医疗诊断、远程配送、便民服务等领域多点开花,成为"科技战疫"和稳增长、保民生的关键支撑。无人零售、数字营销、智能城市等新兴业态蓬勃涌现,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破茧重生、求新谋变创造了积极条件。

  疫情倒逼新技术加速落地

  数字科技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未来几年将是我国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大规模部署的关键时期,在市场驱动与政策支持的双重利好下,数字科技不仅将成为"抗疫神器",还将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国家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新优势、打造新动能。

  "抗疫"为中国企业技术发展带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工信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可以预期,数字科技将在疫情监测、诊断治疗、资源调配各节点进一步发挥其独特优势,并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提供更多机遇。

  数字科技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黑科技"正在加入"抗疫"大军,不断注入硬核力量。其中,大数据分析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精准施策;5G应用加快落地,5G+红外测温、5G+送货机器人、5G+清洁机器人等已活跃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和效果,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区块链促动公益慈善更加透明,凭借信息公开、不可篡改等特性可以确保慈善组织的财务数据真实,有利于化解因信息披露不足而导致的信任问题和矛盾纠纷,保证疫情防控和社会运行安定有序。

  疫情刺激新业态创新发展

  此次疫情暴露出部分行业和企业过度依赖线下服务模式的局限性、敏感性和脆弱性,激励更多市场主体塑造线上化、数字化服务能力。疫情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发展,深刻改变存量经济业态,带动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生鲜电商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和快速腾跃。在疫情逐步解除和社会生产恢复正常后,教育、医疗、企业办公等庞大的在线化市场需求持续激活,有望诞生"超级应用",并为相关领域的数字科技创新带来新机会。

  在消费行业,社区零售和"无接触零售"迎风口。"民以食为天",在线下商超、餐饮面临停业或超低客流的同时,社区零售、生鲜电商却呈现高增长的可喜局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零售迎来替代大型商超与中小电商的行业风口。与此同时,在对"无接触零售"的理念响应下,无人货架、无人超市、智能取餐柜、智能快递柜等无人零售模式再次火爆,直播电商为传统行业营销模式转型、"去库存"销售等带来转机。

  在金融科技行业,"智能化"服务需求激增。受疫情影响,不少金融机构的传统营销和服务渠道失速、失能,对线上获客、数字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客服等线上化、智能化服务需求喷发。科技公司助力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将大幅度提速,通过将数字营销、智能风控等能力以及多样化业务场景整合输出,为金融机构打造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移动中台、开放平台等核心能力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消费金融行业,线上场景业务集中"爆发"。在疫情影响下,部分消费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生存压力,贷款需求减少,资产质量下滑,原有的线下实体消费、服务类消费等优势场景短期面临较大挑战。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尝试线上化运作,推动线下场景线上化迁移,生鲜电商、在线教育、线上医疗等优质线上场景集中爆发。部分生鲜电商等也在通过跨界消费金融实现业务突围,通过深度运营疫情期间积累的用户资源,获取流量红利,布局新的业务板块和机会。

  在支付行业,无接触支付需求激增。疫情影响下,线下支付急剧下滑,线上交易上升,"线下需求通过线上来满足"成为行业趋势。"非接触"支付成为防止新冠肺炎病毒附着在服务体进行人际传播的重要刚需,"自助收银"设备还能有效缓解超市排队压力,减少人员聚集。可以预见,伴随"复工潮"到来,线下场景对"无接触支付"的需求将迎来新的高潮。

  在智能城市领域,"交通、医疗、政务"三位一体化发展。智能城市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此次疫情尤其反映出在交通、医疗、政务三位一体式建立城市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从中长期看,数字孪生城市将有效提升科学决策、协同控制的能力,更好地应对突发性事件。智能城市的建设需要有硬核的技术来武装,更需要在明晰的顶层设计框架下,实现多方数据融合,最终实现政府、企业、市民各主体有效协同。在当前的智能城市建设中,线下业务线上化已非常成熟,但城市治理距离系统化、智能化目标仍有很大差距,数字科技应用转化还在路上。

  在营销行业,线下营销全面线上化。疫情之下,传统线下营销弱点充分暴露,面向线上服务行业的低成本、高效率、大影响力的社群营销、直播营销、内容营销、公益营销等数字化营销模式再迎新机会。在线下营销全面转线上过程中,流量争夺将更趋激烈,"云购物"、"网上逛街"成为消费的主要方式,"直播带货"走热市场,全行业线上化步伐陡然加快。

  互联网企业抗疫显"硬核"力量

  应当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刺激新市场、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将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源泉。其中,互联网科技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能有效减少人员聚集、交叉感染,利于当期疫情防控,也能满足政府物资调配、政务服务和教育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将在有效聚合、科学配置各类资源和提升运行效率层面释放更大空间。

  一是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整合资源,打通数据孤岛。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具备快速高效、灵活便捷等优势的头部互联网机构火力全开,承担着基础设施的"硬件"功能,通过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产品服务、协调各类资源、提供大数据、算法支持等,用互联网的方式和手段发挥着支援前线、后勤保障、服务民生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通过大数据挖掘打通数据孤岛,为公众提供针对疫情的决策参考,加强权威疫情信息发布和科学防疫知识普及。生鲜电商、外卖、快递平台坚持运营,有力保障了医护人员以及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

  二是互联网企业提供线上医疗服务缓解医护压力。疫情带来了对于线上诊疗咨询的大量需求,互联网医疗可以快速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有效分级诊疗、避免交叉感染、减少患者家庭及社会恐慌。在各大互联网巨头助力下,以线上诊疗、处方流转和保险支付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认知程度和认可度大大提升。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平台为例,日均接诊超过10万人次,帮助大量普通用户安全便捷地获取专业的问诊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有助于培养患者的线上问诊习惯,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加大市场渗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互联网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展现使命与担当。面对疫情来袭,以京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平台、技术、数据等核心优势,尽己所能,齐心抗疫,展现出巨大的社会正能量。疫情期间,京东集团不仅投入数亿元以物资捐赠、湖北运力支持和民生保障等方式支援抗"疫"一线,还调动全集团的技术体系,全面开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能力,紧急研发了十几项应急防疫技术方案,并快速部署到疫情防控一线,为政府部门、卫生部门以及园区、社区等提供战疫助力。同时,京东还在为小微企业伙伴提出息费减免和延迟还款政策,并为他们提供精准帮扶,通过"资金+技术"支持、线上营销解决方案等帮助小微企业走出短期困境。

  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虽然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明显影响,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潜力突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善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手段,不仅有助于统筹做好当前的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工作,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精准施策手段,还有助于"化危为机",促动产业升级,扩大有效需求,保障民生托底,为达成今年和今后更长时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互联网和数字科技企业努力提升对实体产业和智慧生活的服务水平,将在激发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在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扮演更加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来源:观点地产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帅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2. 2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3. 3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4. 4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5. 5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6. 6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7. 7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8. 8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9. 9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10. 10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新闻推荐

  1. 1深圳2条地铁线通车 这些站点房价即将刷新
  2. 2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3. 3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4. 4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5. 5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6. 6南山首个超大旧宅棚改按下加速键!预计超2000套住宅?
  7. 7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8. 8东莞官宣新政!买新房最高补贴3万 公积金最高可贷150万
  9. 9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10. 10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94% 市场情绪整体稳定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