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杨光华:十字路口的新一轮房地产洗牌,谁能活下去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20-03-27 08:40:47
[摘要]此时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洗牌,淘汰,再洗牌,再淘汰。

  这是残酷的生存规律。最近十年,房地产行业淘汰过一批企业,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洗牌。

  “今年将是房地产行业洗牌的年份。这场疫情加速了洗牌的速度。洗牌力度大于2019年。”

  3月16日,2020观点年度论坛上,经济学家巴曙松预测,今年破产的房企将在600-700家。

  他推算,今年房企的总债务规模1.46万亿元。7月份是房企债务的峰值,预计1490亿元。

  当处于转型期的房地产市场,叠加新冠疫情之后,压力增大。后疫情时代,有哪些机遇?房地产的生存规则,将有哪些变化?

  此时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01

  从现在起,房地产进入“双稳”周期,即政策平稳与房价平稳。

  这是巴曙松对于市场大趋势的判断。

  他认为,房地产政策就是一个平衡,而不是单纯的刺激。

  而旭辉控股CEO林峰认为,所有的政策都是在对冲风险。

  他打了一个比方,2003年非典时,房地产行业像少年摔倒了,能马上爬起来。2020年的房地产行业更像在中年期,摔倒了,至少要休养几个月。

  林峰预测,2019年房地产行业的峰值16万亿。今年疫情的影响,如果没有外界刺激政策,至少减少1万亿。

  事实上,对冲也是一种平衡。对冲,还体现在资本市场。建银国际经营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粤晖表示,现在进降息周期,资金供应充裕。

  林峰介绍,因为200多万亿的M2增量,加上今年量化宽松,将带来一部分资金保值增值的买房需求。

  “看不见的手”正在拿走我们的钱,且是悄无声息的。我们对冲的是国外资本市场,对冲的是货币贬值预期。对于开发商而言,他们追求规模与利润的平衡。

  未来10年,中国城市化率增加10%。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4亿人在城市里买房。这是房地产市场的增量需求。

  其次是,中高收入阶层的换房需求。疫情之后,他们对生活方式与理念有更多理解,会选择城市与项目,更看重城市的医疗服务、公共服务与应急服务。

  巴曙松认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买方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与巴曙松的观点类似,林峰表示,被限制的买房需求、租房转买房的需求、改善性需求等,将在疫情后释放。

  02

  “这轮洗牌将加速新趋势的到来。”巴曙松认为。

  新的消费习惯,带来商业模式的切换。无理由退房等交易规则的出现,将重构行业的标准与格局。

  巴曙松建议,未来房地产的线上趋势下,房企要有适应能力。

  中城新产业园董事长刘爱明也认为,“线上化”将催生企业组织形式、运营成本等变革。如今,刘爱明习惯了网上办公、网上开会。

  未来是大公司、小团队。他引用巴菲特的名言,“要把公司做小,把产品做好,把员工做精,把服务做好,把市场做大”。

  论坛上,嘉宾们谈到最多的是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2003年非典后,住宅的塔楼,变成板楼设计。人们更重视南北通风、低密度小区。新冠疫情后,买房人更关心客厅与餐厅的功能,储藏空间的大小,跑步机放在哪里?

  以前,我们谈智慧社区往往是噱头。最近,看到有房企与设计院开发出几套很酷的抗疫户型。抗菌地漏、社交厨房、玄关消杀、家庭办公室等设置。

  五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何剑波认为,未来在于健康社区与智慧社区。

  “这些标准都是消费者说了算。”

  03

  “这次疫情相当于给行业做了一次体检。”泰禾集团副总裁全忠表示。

  “我们有私人医生、医疗服务站等健康服务体系。未来将在项目中提供双管家服务:小区管家与健康管家。”

  印象中,高端小区里单独配备健康管家的并不多。也许这也是一种趋势。

  对于物业来说,这次疫情是物业价值的再发现。从保安保洁,到健康管理、居家生活提供商。

  疫情后,无接触服务、居家生活服务等方面将有更多改进。比如,远程医疗、快递机器人等。

  这些遥不可及的东西,很快都将成为品质社区的标配。

  从总量上看,物业管理是一个万亿级市场。2019年,有10家物业公司完成上市。头部物业公司发生24起并购。今年3月13日,又有一家物业公司赴港上市。

  花样年控股执行董事、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认为,物业管理公司,将变成社区服务公司。

  [后记]

  一次行业论坛,全线上直播。

  这本身就是一次行业的改变。

  每次观点论坛,我们都在谈危机,每次我们都能平安度过危机。

  正如林峰所言,行业像大海。

  我们见过大风大浪。这场疫情像催化剂,加速洗牌。

  对于买房人来说,我们更乐意看到洗牌,买到更好的房子。

  有人说,危机三五年一次,将是常态。

  我们的创新也将是常态。以后,线上卖房也将是营销的常态。至于巴老师说的700家死掉,也是常态。因为国内房地产企业数量近10万家。

  记得论坛开场时的第一句话,“今年将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希望的一年。”

  这一年,将出现新的消费习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生存法则。不过,对买房人来说,只有城市群级的大城市,才有更好的医疗服务、更好的城市治理。在这里买房,也许是跑赢“印钞机”的方法。

  来源:观点地产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帅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2. 2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多家上市房企加速剥离地产开发业务
  3. 3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4. 4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5. 5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6. 6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7. 7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8. 8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9. 9定了!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9月28日开通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2. 2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3. 3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南山首个超大旧宅棚改按下加速键!预计超2000套住宅?
  6. 6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7. 7东莞官宣新政!买新房最高补贴3万 公积金最高可贷150万
  8. 8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9. 9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94% 市场情绪整体稳定
  10. 10深圳13号线一期北段今起“跑图”冲刺 年底将开通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